趣头条谋变( 二 )


用户流失速度远低于费用减少速度,说明用户并未完全跟着补贴走,但用户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环比下降,说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仍然不够 。降补贴只是治标,趣头条在内容上的投入才能治本,而做内容本身就是个慢赛道,难以一蹴而就,这也给趣头条的发展增添了压力 。
转型的路径
在放慢发展步伐后,趣头条前期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也一一显露,一是组织体系的建设没有跟上,二是业务上积累的能力不足,比如内容、算法和商业化体系的建设 。
在快速发展的前期,趣头条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获客上,内容体系、算法体系、商业化体系都缺乏梳理和打磨,而广告行业牵涉的链条很长,不像C端有一个创新切入点就能用户,商业化从流量到平台,到广告主,还有代理商,如何广告平台建的有竞争力并不容易 。
趣头条的短板在于,虽不缺流量,但在广告变现上没有形成很强的网络效应,流量开发的效率较低,无法优化推荐算法在广告主和用户之间实现精准匹配,因此单DAU人均收入一直难以提升 。
2018年,为了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可以快速组织人手攻坚打仗,趣头条将整个组织分成前中后台,推动了米读这样的创新项目快速落地 。但当时的组织是为“快”服务,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整体战斗力的下滑,中后台离前台业务较远,创业氛围削弱等 。
今年8月,谭思亮在内部信中宣布公司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一是继续提升变现能力,把增长和商业化合并,建立广告及增长中台,进一步提高广告变现能力,降低获客成本,二是将趣头条主端与短视频、小视频合并成为短内容BU,聚焦短内容突破,三是加大布局创新业务,把游戏升级为独立BU,聚焦互动内容和前向付费,把创新BU改组为创新中心,负责新方向探索 。
改组后,趣头条前台将由短内容、米读、游戏三个BU和一个创新中心组成,中台将由广告及增长、技术、算法、数据四个部分组成,后台大结构不变,同时希望中后台的员工可以到业务一线,打破和前台业务的隔阂 。
简单来说,谭思亮希望能对技术、算法、数据、广告和增长等中台能力形成统一有序的调动,尤其是在支援前台核心的短内容突破上,要协同更密切,资源更集中,效率更高 。
短内容的突围战
对于趣头条而言,虽然做内容和构建商业化体系都需要很长时间,但内容做好了,商业化体系就能加速,反之却不可行,因为内容是产品的核心 。
在内部信中,谭思亮给趣头条的定位很明确,“让用户因内容而来,因喜爱内容而留下,只有深耕内容,才是吸引、留住用户的决定性因素,也只有深耕内容,才能真正摆脱流量焦虑,让我们逐步告别亏损,真正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
目前,趣头条业务体系中,只有网文平台米读的进展不错 。从2019年开始,米读开始从偏流量的产品转向偏内容沉淀的产品,不止是做小说的分发,也在原创上加大投入 。截至今年6月30日,米读原创书库书籍数量破万册,原创作品在米读小说App、趣头条小说频道的渗透率达到25%,较一季度末实现了翻倍增长 。
但在趣头条赖以起家的短内容上,尤其是抖音、快手擅长的短视频、小视频领域,趣头条依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趣头条虽然在努力投入内容体系建设,但本身还是一个流量平台,旗下的创新产品除米读外,如游戏、直播等主要还是依托趣头条主端的流量,只有短内容取得进展,创新产品才有更大的空间 。
短内容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
以今日头条为例,其在野蛮生长的早期全靠爬虫抓取,曾引起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的普遍不满,对于短内容为主的信息流平台来说,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充足的内容供给,才能一步步进行算法调优,最后反馈到精准推荐上,吸引用户、提升留存,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长期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