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谋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这句话曾经被中国互联网的淘金者们奉为圭臬,从创业者到投资人再到普通股民,都无比迷恋速度,有些时候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所有人都相信增长可以掩盖一切问题,只要用户增长、营收增长,短期的亏损、组织的拖沓,都不是什么问题 。
互联网的“中国速度”造就了很多明星公司,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造富浪潮,但也留下过一地鸡毛,如共享单车,如瑞幸咖啡 。
曾经为了速度一味透支自身潜力的公司,几乎都得经历过速度放缓之后的阵痛,为前期积累的问题付出代价,有些就此一蹶不振,也有一些公司,能在积重难返之前调整战略,从求快到求稳,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
2018年惊艳资本市场的“妖股”趣头条,曾深陷“速度”和“模式”带来的争议,一边是下沉市场的广阔前景,另一边又是“金币玩法”带来的巨额亏损 。
9月22日,趣头条(NASDAQ:QTT)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相较于同比微增4%的营收,更让市场惊讶的是,这家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深陷亏损的公司,竟然快盈亏平衡了 。
本季度,趣头条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亏损只有1.73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注明则同),同比收窄65%,环比收窄了55%,净亏损率只有12%,去年同期则高达36% 。
做到亏损大幅收窄,主要取决于运营效率的提升及成本控制的改善 。
趣头条董事长兼CEO谭思亮在今年8月初的内部信中表示,公司年初定下的全年目标是实现盈亏平衡和让产品更有吸引力 。对照趣头条的商业模式,即为通过提升内容而并金币对用户的吸引力,从而降低包括金币成本在内的市场费用同时,仍能实现用户规模稳定增长 。
【趣头条谋变】去年起,趣头条开始战略调整,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的发展 。这颠覆了曾以速度立名的趣头条,也让其成为今年有意思的一个商业样本 。
逃离亏损泥潭
用亏损换增长,这不是趣头条独有的,而是中国互联网公司长期以来的一贯做法,如拼多多、美团、爱奇艺、B站等明星公司,都是“亏出一片天” 。据燃财经统计,至少有10家新经济公司在过去的两年里从来没有赚过钱,每个季度都处于亏损状态 。
趣头条曾是亏损大户,在互联网上市公司中,仅次于美团、蔚来、爱奇艺、拼多多等公司,但是靠着亏损换来的增长,趣头条迅速在下沉市场攻城略地,成立仅三年,就积累起上亿用户,创下最快上市纪录 。
至今为止,趣头条最大的开支是“销售和营销费用”,下沉市场爆发之初,趣头条凭借敏锐嗅觉,以“金币体系”为抓手的获客模式,迅速切入市场、积累用户、提升收入,实现月活、日活、营收的翻番式增长 。
但在流量红利爆发初期,简单粗暴的“买量”是最高效的获客方式,“买”一个用户的成本可以轻松被其为平台创造的收入所覆盖,即便到今天,许多盘子足够大的产品,如抖音、快手等都还在用“给用户发钱”的方法高效获客 。
但是随着下沉市场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见顶,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靠发钱获客的效率越来越低,且门槛较低,很容易陷入补贴战的恶性循环中 。
能不能摆脱对补贴获客模式的依赖,成了决定趣头条未来的关键 。
由于用户基数庞大,趣头条没办法采用“休克疗法”,只能用时间换空间,一步步减少对用户的补贴,并试图用更好的内容提升对用户的吸引力,逐步完成增长动力的切换 。
2020年第二季度,趣头条补贴费用和获客费用大幅降低 。补贴费用4.5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每DAU用户的日参与费用降到0.12元,是巅峰时期的一半 。获客成本为4.36亿元,每个新安装用户成本降低至3.3元,降至有史最低水平 。用户数据上看,日活月活分别为4300万、1.36亿,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