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迎来质变时刻?( 三 )


【1】对标丰田的汽油车——F3 。
对标丰田花冠的F3,上市后很快销量一路走高,不过后劲不足的问题逐渐爆发:车身生锈,变速箱渗油,底盘异响的问题开始反复出现,销量迅速缩水至一年1000多辆 。
不过比亚迪并没有放弃,随后又推出几款包括速锐在内的车,几乎又是F3的翻版、结果当然也一样,逐渐走向停产 。
在产品线上大开大合,不专注钻研产品,最后结果自然是销量日益下滑,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叛亲离:2010年4月-8月,比亚迪汽车经销商四川成都平通公司宣布退出,随后湖南光大、山东创涨以及河南的部分经销商,也陆续退出了比亚迪销售网 。
从此,比亚迪遭遇了燃油车滑铁卢,2010年正好成了比亚迪燃油车销量的顶点,产品线逐渐缩水,到2019年,比亚迪汽油车销量已经从最高峰50万辆跌至只剩23万辆 。
想要颠覆传统汽油车的比亚迪,没想到第一个被颠覆的竟然是自己的汽油车业务 。
【2】对标隆基股份的光伏业务
而梦想对标隆基股份(SH:601012)的比亚迪光伏,失败到比亚迪甚至在自己的年报中,都不好意思将光伏业务的业务单独列出,只能与其他电池业务合并,来掩盖光伏业务亏损的事实 。
从雄心壮志要成为中国最强光伏制造商,到业务藏进年报最深处无颜江东父老,比亚迪只用了10年时间 。
【2】对标中国中车的云轨业务
比亚迪更不愿提及的是曾经对标中国中车的云轨,现在坟头草已经三丈 。
比亚迪本身现金流非常紧张,云轨产品没有经过市场测试,匆忙上马研发,投入几十亿造出来之后,又被城市建设一纸公文直接叫停 。
2019年全年,云轨业务也被扫进年报不起眼的“其他”范畴,业务收入仅为5.8亿左右,下跌将近7成 。
过去十余年,对标失败的业务持续失血,对标成功的业务则始终是梦想 。
沉浮之间,一些外界观点犀利指出:比亚迪的战略诉求并不是做一款消费者最热衷的产品,而是希望能够赌中政策风口,以持续提升估值,以一方面不断高位融资,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拿下国家补贴 。
似乎也只有这样说法才能解释:为什么过去十年比亚迪超长产品线,却始终未见一款拳头产品 。直至2020年,口罩创汇、扩容苹果链份额、刀片电池与汉EV的出世,在泡沫四溢的牛市风口里让人惊呼比亚迪真的迎来质变时刻……
这一次,比亚迪的“那只狼”真的来了吗?
比起这一难以测定的“薛定谔的比亚迪”式谜题,更大概率的事情是:随着市值飙升,比亚迪对资本的渴求将会愈发猛烈,估值提升之后的融资亦将如期而至——以史为鉴,只要能够“building your dream”,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
【本文作者股海笑笑生,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锦缎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