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内的苹果产业链为例,9月1日,有媒体报道,欧菲光(SZ:002456)被剔除苹果供应链名单,并失去了全部的iPad触控业务,尽管欧菲光进行辟谣,但在随后的一周,欧菲光股价跌幅超过15% 。
欧菲光只是一个缩影,寄生于某某产业链,可以获得偏安一隅的短期成功,但要想更上层楼,必须突破舒适圈;
对于半导体行业,则更是如此,此前由于华为进口替代股价迅速蹿升的国内公司,必将在2020年开始经历一次失去大客户的大考,如卓胜微、长电科技(SH:600584)、水晶光电(SZ:002273)等等 。
逆战3:超前推出CUDA,注入长期主义基因
推出CUDA这次逆战并不是由外部危机导致的,而是来自公司内部自我革命,进行了前瞻性布局,而这个大胆决定也是日后英伟达成为巨头的最为关键的一次艰难抉择 。
2006年英伟达逐步确立GPU市场霸主地位:公司通过和苹果电脑、微软的Xbox主机、索尼PlayStation3主机的合作,发展的顺风顺水,而且外延并购了很多图形领域的公司,技术实力更上一个台阶 。
绝大部分企业走到这一步就将可以称得上无与伦比的成功,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岁月静好 。但出人意料的是英伟达内部文化极其狼性 。
首席科学家戴维·柯克做出了一系列在当时看来风险极高的疯狂决策,他竭尽全力劝服董事长黄仁勋把GPU通用化——让一块只能渲染图形的独立显卡,变成一个通用计算图形处理器,并且强烈要求英伟达现有与即将推出的所有GPU都必须支持CUDA程序(不过这也导致随后的几年英伟达遭遇产品危机),公司从 2006 年开始投入大量资源,并决定让未来每一颗 GPU 都支持 CUDA 。
英伟达的 CUDA 计算框架(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极大地简化了对 GPU 进行编程的流程,开发者可以不再使用复杂的机器语言进行编程,而是可以直接通过 CUDA 框架将高级语言编写好的程序用 GPU 进行计算,受到极大的欢迎 。
正是这次大胆的尝试,使得英伟达不再只是优秀的硬件制造商,而是具备核心软件系统的生态创造者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英伟达的GPU成为AI领域机器学习算法的通用芯片的核心原因,并顺带造就了全球市值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 。
文章插图
图6:英伟达的硬件+软件平台战略
资料来源:英伟达
启示3:牺牲短期利益去做长期正确的事情,是老生常谈的大道理,但国内产业偏浮躁的环境里,通过科创板上市实现一夜暴富的半导体从业者们,有多少能做到不忘初心,有多少又有长期主义精神?
逆战4:显卡门质量危机,品控成为生命线
2008 年开始,英伟达遭遇了其成立后的第三次危机,2008-2009年收入连续两年下滑 。
实际上这次危机也与前文说的超前的CUDA框架推出有关,由于CUDA的推出,公司必须在 GPU 设计中增加相关逻辑电路, 使得芯片面积增大、散热增加、故障率增高,GF8400/GF8600核心的产品出现了过热而导致花屏的“显卡门”事件,英伟达被苹果、戴尔、惠普等公司的用户发起集体诉讼 。
而当时的老对手AMD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 Cypress 核心的 5000 系列显卡,游戏显卡市场份额一度超越英伟达 。
英伟达并未选择装死,而是反应迅速,资金上付出2亿美元的代价,承担客户的保修、修理、退货、换货以及其它成本和费用;2009 年公司推出 Fermi 架构的 GPU公司经营得以快速恢复,再次夺回市场领先地位 。此后公司通过制程的进步及芯片设计的优化持续迭代引领行业,此后,英伟达的产品性能上再也没有被AMD威胁到过 。
- 553亿市值巨头,稳健医疗不“稳健”
- 服装企业也跨界造芯片?海澜之家股价尾盘急拉近4% 晚间发公告紧急澄清
- 又20%跌停!昔日市值400亿巨头仅剩3亿 6万股民欲哭无泪
- 阿里出手!增持这家快递巨头 结果股价大跌了
- 消息称比亚迪正在就向戴姆勒供应电动汽车芯片进行谈判
- A股首家千亿市值芯片公司的浮与沉
- 崛起的支付
- 首发|微龛半导体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将专注于高性能信号链芯片的研发和量产
- 印度在线教育巨头Byju’s:光鲜背后的剥削与欺诈
- 寻找中国的半导体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