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鉴定相关学识

一般来说,还会在瓷器的底部刻有青花的年号款,例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天青莲花瓣深腹盂等这样的字样 。但是这也仅仅是针对于一般的瓷器来说,如果是作为传世品的汝窑瓷器还会在其器物上刻上一些文字,例如:奉华、宁等字,已表示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

汝窑鉴定相关学识

文章插图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制作时,是否以玛瑙作釉我们不得而知 。虽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与一般石英砂作釉料关无区别,但玛瑙往往含有铁等着色原素,以玛瑙作釉料右能对汝瓷的特殊色泽有一定作用,宫廷用器不计成本,以奢 侈豪华为尚,且汝州确也产玛瑙石,所以汝窑釉中有玛瑙石也确有可能 。
汝窑有开片、底为支钉烧造 。过去认为汝窑在历史上仅烧20余年(在2000年后由铁源著《宋辽陶瓷鉴定》一书中说)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汝窑烧造时间为北宋初至北宋晚期的150余年,烧造的器物既有宫中传世品,也有民间日常生活用瓷,不反对汝窑的“官窑”性质,又将“民汝”并入汝窑 。这种观点是随现代 考古挖掘的出现,来认识的,这也是 拓宽了人们对汝窑瓷的认识眼界和收藏需求,当然也对官汝、民汝、好的、差的等问题产生了鉴别上的需求 。汝窑的款识有“奉华”、“蔡”、“甲”、“乙”、 “丙”、“丁”字等,字以微凸雕为佳,在五大名窑中常有以汝窑为魁之说 。但如何能鉴赏到好的精美的汝窑瓷和见到一件一般的汝窑瓷是不一样的 。人们追求想见 到的往往是宋代的最 佳的汝窑瓷器 。所以人们常说:“家有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
汝窑鉴定相关学识

文章插图
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 。釉面的气泡在窑中焙烧时爆破后未经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被称为棕眼,都是玛瑙入釉的特征 。
当金人铁骑踏破汴京城门,已有器物遭受不幸的同时,烧窑的匠人也本着“本国之物不落异族”的气傲,纷纷为窑址盖上了漫天的尘土,两者相加,仿佛在一夕间汝窑就离开了世界 。此后,元明清三朝试仿汝窑,皆以失败告终 。
【汝窑鉴定相关学识】
汝窑鉴定相关学识

文章插图
汝窑非常稀 少,原因是什么呢?汝窑的烧制时间非常短,只有二十来年,南宋人周在《清波杂 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 。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没说“近尤难得”,南宋离北宋时间很近,南宋人都觉得汝窑非常难得,那今天距离南宋已经有八九百年了,就更为难得了,周的这段记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汝窑不是官窑,是“供御”的 。就是把好的瓷器先让宫廷挑选,剩下的这部分还可以卖出,这也就解释了宝丰发现的那个汝窑窑址出土的瓷器为什么质量不一,有的跟清宫收藏的汝窑非常一致,有的却相距甚远 。
汝窑贡瓷因为澄泥胎与釉质涨缩系数差别较大,导致开片多为较为均匀的细碎纹,有说是蟹爪纹、鱼子纹等 。又说汝窑碎片以直线开裂为真,锯齿状开裂为假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细碎纹会导致开裂面呈锯齿状 。还有说汝窑开片冰裂纹为真,直裂纹为假也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在同一器中我就发现既有冰裂纹,也有直裂纹 。所以裂纹的斜度不能作为鉴别真假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