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策略:制造业新时代 挖潜逆袭的黑马(11)


近年,国内制造业领域受政策支持向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倾斜,有助于部分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向轻资产化运营方向的转型,同时通过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结合,进一步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实现降本增效和利润率的抬升 。服务型制造业作为产业分工更加细化、产业协作更加紧密的产业形态,是当前国内制造业的重要转型方向之一 。
[6]杨一帆等,《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分析》2015 。
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从商业模式来看,实现逆袭具备三条可行路径:一则利用科技赋能向服务化转型,从单纯卖产品,向卖服务或者“产品+服务”形式转变,在服务中增加盈利点、增强竞争力并实现降本增效,目前国内已有部分优势制造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等方式提升了本土系统集成的服务优势;二则优势企业逐步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提升产业链地位,扩大市场影响力;三则通过降本增效和提升生产效率、较海外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实现进口替代、赚增量增长的钱 。在全球化分工体系中,我们看好国内制造业实现从过往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产业升级与转型,未来有望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和产业链的拓展延伸 。
我们认为,作为逆袭制造企业研判框架第三层次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公司以何种形式实现产业链内的利润攫取,依据何种业务模式形成盈利增长点,由此企业在财务指标上也具备不同的表现特征,产业链内部对比具备不同的相对水平 。往上追溯,产业链位置、对接客户、业务类型、管理层决策是影响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关键因素 。往下延伸,ROE、净利润率、毛利率、周转率、杠杆率、营运周期和应收款项表现,以及各自在行业内部的排名是最直接的观测指标 。
例如,产业链处中端的制造业公司,如果不具备平台化特征,业务收入来源通常不具备多样性,从而受上下游周期影响营收波动较大,利润水平通常较低 。对于向服务型、平台型转型的制造业公司,具备轻资产化属性,且有望突破以往仅有前端设计、后端服务盈利而中端制造利润薄弱的窘境,实现新的盈利增长点,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
第四层维度:微观视角而言,企业经营中的各项超预期,包括上文提到的盈利能力(提价能力、成本费用管控、产能优势、周转提升)、回款与资金利用(营运周期、内部资金占用)、筹资状况(外部融资与用途如并购重组)与税率优势(政策倾斜)等,将直接反馈到财务指标表现上 。
我们认为,无论是产业生命周期、企业周期成长阶段、产业链位置、行业地位还是商业模式,以及经营中各项超预期,均可看作企业为股东实现经济价值所凭借的经济过程与一项盈利公式 。对于逆袭的制造企业,以上四维度的分析框架最终落脚到财报,体现为上文所提到的量价利、现金及投资等各项财务指标 。这也是我们通过与历史预判对比,衡量当下超预期机会是否发生的最直接依据 。
财务指标作为一项最终的表现形式,关键是往上挖掘其中重塑投资者预期的深层次原因与机会,并辅助对未来的趋势判断 。
3.3、投资机会:底部需求跟踪、二次成长起势、盈利兑现、逆势反转四条逻辑主线
我们基于优质制造企业当前周期成长阶段、盈利能力等维度分析,并结合自下而上的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梳理出四条投资逻辑主线,对优质制造业细分赛道进行筛选:
1)二次成长起势型:即“二次逆袭式成长”趋势已现的细分赛道 。就成长周期阶段与盈利特征而言已处于二次逆袭成长进程之中,呈明显底部向上拐头趋势 。
2)底部需求跟踪型:有望受益于下游资本开支拉动、行业经历前期持续出清后已临界底部拐点、且尚未明确向上趋势的细分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