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迷途”:加盟扩张 口碑崩塌 老师傅走光

_原题为:狗不理“迷途”:加盟扩张 口碑崩塌 老师傅走光
摘要【狗不理“迷途”:加盟扩张 口碑崩塌 老师傅走光】近日,狗不理又一次上了热搜 。2021年3月底,位于北京大栅栏街31号的狗不理门店闭门谢客 。之所以引起各方关注,是因为该店是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直营店 。消息一出,引起各方人士以及媒体对天津老字号的传承以及口碑的争论 。(中国经营报)
近日,狗不理又一次上了热搜 。2021年3月底,位于北京大栅栏街31号的狗不理门店闭门谢客 。之所以引起各方关注,是因为该店是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直营店 。消息一出,引起各方人士以及媒体对天津老字号的传承以及口碑的争论 。
截至发稿前,《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多次拨打狗不理官方电话,均未拨通 。餐饮烹饪协会方面告诉采访人员,由于狗不理集团这些年变化比较大,人员更替频繁,之前的联络人都已不在集团,目前似乎也没有企业相关发声通道 。
事实上,近几年关于老字号品牌的发展与创新的讨论不少 。“当一个老字号餐饮用一个品牌开店,店少时还能通过创始人的魅力和管控能力去培养和影响消费者,但是规模化后如果没有迭代制度,让顾客、奋斗者、门店三者转起来,就很难保证品质和效率了 。”羽生餐饮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边江分析说 。
经营不力:都是加盟惹的祸?
在北京的王府井,有一处写着“大栅栏31号”的古色古香的建筑,这里原来挂了很大的一个“狗不理”招牌 。如今,整座复古楼已经找不到狗不理曾经存在的痕迹 。
从近期媒体的调查来看,狗不理这家店关闭的原因是租约到期,后续合约尚在协商中 。但是这个说法也没有得到狗不理官方的确切证实 。如果该店正式关闭,那将意味着狗不理要退守天津 。目前,狗不理的官方网站显示仍有10家餐厅在正常营业,均位于天津市 。
“狗不理”始创于1858年,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 。从曾经的一代老字号代表到今天“断臂”撤出一线市场,狗不理走到这一步,业内人士都认为其是必然 。资料显示,2005年之前,狗不理集团是天津国企,资产隶属于天津和平区政府 。2003年~2004年,狗不理集团酝酿改制,决定公开转让整体资产以及参控股公司所持股权 。2005年2月,在天津市产权交易中心,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1.06亿元获得狗不理集团公司国有资产产权 。被收购后的“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正式变更为“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狗不理集团旗下的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狗不理食品”)挂牌新三板,又于2020年5月从新三板退市 。
在退市以前,狗不理集团交上了最后一份年报 。2019年的财报显示,其全年营业收入为1.55亿元,净利润为2424.58万元,毛利率为37.99% 。但是,看似高光的数据背后是主业的危机 。以2019年的财报数据来看,速冻包子贡献的营收达到了6398.62万元,占当年营收的41.34% 。其主营业务大酒楼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直到2020年在北京发生的一起“报警事件”,让狗不理彻底在大众面前“砸了牌子” 。2020年9月,有博主在北京王府井店吃过酱肉包之后,发布视频抱怨“全是肥肉”“100块钱两屉有点贵” 。之后,王府井店发声明称视频侵犯餐厅名誉权,已向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报警,将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这一态度震惊了网友,一时间吐槽狗不理难吃、态度差的声音骤然而起 。
狗不理集团随即发布声明,与王府井店划清关系,指出该店是早期加盟店;同时称,狗不理集团改制后已陆续收回各地80多家加盟店,其中北京原有12家收回了11家,仅存王府井一家加盟店 。此后,狗不理集团决定解除双方加盟合作关系 。而就在此事件发生后的半年多,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直营大栅栏店也关门谢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