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嘲笑“卖炭翁”特斯拉

_原题为:不要嘲笑“卖炭翁”特斯拉
【不要嘲笑“卖炭翁”特斯拉】摘要【不要嘲笑“卖炭翁”特斯拉】一位新加坡的公司高管从中国香港买了一台二手特斯拉Model S,一番周折后运抵新加坡,骄傲地成为了新加坡第一个特斯拉车主 。哪儿想,上牌照的时候悲催了,他被告知,政府不但不会给他碳排放补贴,还要判他1.5万新元的罚款 。理由很清奇,官方说Model S的碳排放过高 。(中国经营报)

不要嘲笑“卖炭翁”特斯拉

文章插图
在新加坡,拥有一辆汽车,是一件十分复杂又昂贵的事情 。为了减少拥堵和空气污染,新加坡制定了很多限制汽车的政策 。
看上去,发展电动汽车至少在解决空气污染方面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一位新加坡的公司高管也这么想,从中国香港买了一台二手特斯拉Model S,一番周折后运抵新加坡,骄傲地成为了新加坡第一个特斯拉车主 。哪儿想,上牌照的时候悲催了,他被告知,政府不但不会给他碳排放补贴,还要判他1.5万新元的罚款 。理由很清奇,官方说Model S的碳排放过高 。
这事儿发生在2016年 。这个故事被反复引用广泛传播,成为汽车业人士PPT中用来攻击电动汽车并不环保的经典案例 。
因为特斯拉尚未被批准在新加坡销售,管理当局对这辆车的碳排放水平进行了评估,给出了0.444千瓦时/千米的数据 。根据新加坡当地电网排放因子换算成碳排放,就高达222克/千米,这个数字高于大多数汽油车 。所以,罚款是必须的 。
车主和特斯拉都不认可这个评估,特斯拉CEO马斯克为此在推特上几次艾特新加坡当局对电动汽车不友好的政策,新加坡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回应 。虽然是一个并没有多大油水的小市场,但新加坡对特斯拉的态度,还是让马斯克很不爽 。最终,车主还是乖乖交了罚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螃蟹狠狠地夹了一钳子 。此后,特斯拉进入新加坡的道路也一直不顺畅 。
到了今年2月,新加坡终于批准了特斯拉的销售申请,特斯拉可以在当地上线销售了 。预计2021年年中,新加坡人可以开上特斯拉,车主也会享受相应的碳排放优惠政策 。销往新加坡的电动汽车可能来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
当特斯拉被中国当作上门女婿隆重接待的时候,却在新加坡这样的小国遇阻 。这个案例的出现和演进,显现了各国在制定和执行碳排放政策时对于企业的影响 。
每个国家都会把减排政策纳入到产业引导政策之内,根据自己的国情在碳排放奖惩上作出自己的安排,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政策将是动态调整和逐步变化的 。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来说,自然有着自己特定的考虑因素,例如电力来源、城市道路、产业布局等 。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根据全球减排的大方向和各国的具体政策,安排未来几十年自己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
“卖炭翁”是中国媒体新近授予特斯拉的称号,调侃中也有些许的嘲讽意味 。
2020年,特斯拉靠出售碳积分的收入总计为15.8亿美元 。这份收入,让特斯拉在2020年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这部分额外收入,特斯拉在2020年会出现净亏损 。过去5年,碳积分总共为特斯拉带来了33亿美元收入 。
有人嘲讽特斯拉靠卖碳积分才获得盈利,其实如同嘲讽苹果公司靠内容分成获得盈利一样不得要领 。在特斯拉的商业模式中,碳积分本来就是其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斯拉的盈亏会计报表中,本来就应该有碳积分一项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