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3万亿大市场要爆发了?已有116家房企抢先布局!( 二 )


以上海为例,其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探索,如引导老年人到城市郊区或周边中小城市(嘉兴、苏州等)“异地养老” 。
13万亿养老商机的诱惑
“公办进不去、民办住不起”,这是导致当前养老门槛高的重要原因 。
不过,随着老龄化人口问题日益突显,国家对于养老地产的利好不断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亿万老年人”老有所养绘制了新蓝图 。
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就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可见,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地产正迎来新的机遇 。
房企也早已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早在2015年,上海万科就与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的申养公司,旨在进一步扩张康养服务的机会 。目前,万科仅在上海就已布局超过30家养老机构,床位超过1100张,遍布上海主要中心城区 。

这个13万亿大市场要爆发了?已有116家房企抢先布局!

文章插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据克而瑞统计,截至目前,百强房企中涉足康养产业投资的已有68家,百强房企外另有48家主流房企同样涉足康养产业领域 。
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整体看来,通过养老概念入局是大部分房企的选择,万科、恒大、保利、华润、招商、远洋和富力的健康布局均涉及这方面,相关项目也在陆续开始运营 。
“目前房企出于盈利目的,项目大部分定位利润较高的中高端市场 。未来伴随政策越来越成熟,价值越来越大,其他维度的市场或许也能得到补充 。”张波表示 。
人口流入VS住房需求
七普数据还呈现出另一个特征——中国流动人口持续上升,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聚集 。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城市会越来越有吸引力 。如深圳、广州、杭州、长沙4个城市,近4年的年均净流入人口均超20万 。
人口增加带来的自然是住房的需求 。以上海为例,自去年放松了落户制度后,常住人口迅速增加,住房需求持续攀升 。
张华是通过高新人才引进方式来到上海的新市民,他和爱人于2020年拿到了上海户口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看房子了 。
张华夫妻两个的收入加起来将近80万元,足够支撑总价在700万元左右的新房 。彼时,上海新房政策还未收紧,他们顺利摇到了号,却没料到因为信用卡逾期而导致辞的征信问题,使得贷前审核没有通过 。
新房计划落空后,张华夫妻不得已选择了二手房,最终在离公司不远的一个小区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480万元 。
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从数据来看,未来10年还将有1亿多农村户籍人口转为非农,这也代表着未来有着大量的居住需求将在城镇产生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平均家庭人口仅为2.62人,但人口流动使得年青人和老年人分居现象严重,尤其是大量三四线以下城市空巢现象明显 。其次,新落户人群中两胎家庭正不断增多 。
这也使得不少家庭对住宅面积或户型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两房本身是可以满足三口之家的生活,但现实的状况是,已婚已育哪怕是一孩家庭,也需要外地的父母来帮助照顾小孩,两房明显不够用 。
因此,目前很多一二线城市已经出现“小面积三房”,未来的趋势将是户型会进一步紧凑 。这一点在上海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市中心不少新盘就推出了90平方米的极致小三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