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父母愿意为了孩子的成长回到家庭 , 但全职妈妈或全职爸爸只是一些特例 , 没有普遍意义 。
目前看来 , 主要有三类父母:
第一类是"谋生型父母" , 特指那些为了谋生而外出打工的"候鸟族" 。他们外出打工或求学、经商 , 只在特大的节日如春节期间回家 。这是中国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 。中国农村绝大部分父母都外出打工 , 按照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的比例来看 , 中国一半以上的父母常年不在孩子的身边(只有少数父母外出打工时把孩子一同带到了城市) 。
第二类是"工作型父母" 。"工作型父母"像"谋生型父母"一样 , 也处于谋生状态 , 但这里的"工作型父母"特指那些"早出晚归"的"上班族" 。他们白天上班 , 晚上(或周末、节假日)与孩子在一起 。这类父母的生活方式还算是正常的现象 , 在世界范围内也有普遍的意义 。
第三类是"事业型父母" 。他们属于追求更高的名誉 , 更大的权力 , 更宽阔的利益的"高大宽族" 。他们已经脱离了谋生状态 , 但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 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谋划"、"应酬"或"外交" 。他们的作息时间是不确定的 , 他们不得不见机行事 , 随时"应酬" 。他们可能随时出门 , 也可能随时回家 。他们出门时 , 孩子可能还没有起床 。
他们回家时 , 孩子可能刚刚上床 。这些"事业型父母"即使经常回家 , 他们与"谋生型父母"一样 , 也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事业型父母"父母往往是商人或行政管理人员 , 也可能是文艺工作者 , 还有一种特别的"事业型父母":他们曾经为谋生而心酸地打工 , 后来脱离谋生状态 , 成为"高级打工仔" 。
"工作型父母"尚可以在晚上陪伴自己的孩子并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做出及时的回应和调整 。"谋生型父母"和"事业型父母"则完全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 , 他们往往将教育孩子的责任转交给孩子的祖父母或保姆 。
"谋生型父母"或"事业型父母"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或保姆是一个可取的办法 , 但交给祖父母或保姆之后 , 必须有配套的教育支持 。
对于"谋生型父母"来说 , 他们在外出打工之前 , 最好巧妙地安排一次或几次非正式的"告别仪式" 。通过非正式的"告别仪式" , 让孩子感受到做父母的心酸和痛苦 , 让孩子一起分担家庭的责任 , 让孩子在心里暗自发誓:为了不让自己的父母遭受更多的痛苦 , 自己必须尽早"当家" , 拯救家庭 。对于"谋生型父母"来说 , 教育孩子并不复杂 , 父母所要做的只是让孩子体验并分担父母的生活负担 ,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 它会让孩子较早地建立"责任感"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不过 , 孩子的理性并不成熟 , 他们一旦离开了父母的视野 , 一旦父母的严格的监控 , 他们容易受同伴的影响而染上种种坏习惯 。这需要"谋生型父母"在远方对孩子有基本的"遥控" , 一旦发现孩子破了规则 , 孩子必须接受惩戒 。孩子的成长需要赏识 , 也需要有严格的惩戒 。
123 4 5 6
中国家庭教育的十大败笔
孩子为什么爱抱怨?
相对而言 , "事业型父母"比"谋生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显得更加艰难、更加复杂 。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贫穷的孩子往往容易可以适应学校生活 , 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反倒容易成为厌学者、逃学者或辍学者 。富裕家庭的孩子很容易被中国的古训不幸而言中:"自古英雄多磨难 , 从来纨绔找伟男 。""事业型父母"面对的新问题是:虽然贫穷本身就一种教育资源 , 但富裕家庭不可能为了教育孩子而故意过贫穷的生活 , 也少有人为了教育孩子而在孩子面前故意"装穷" 。
- 幼儿家庭性教育概念
- 单亲家庭教育该注意什么
- 家庭教育的3大黄金定律和7大误区
- 家庭教育的四项基本原则
- 家庭教育常说5句话不说6句话
- 家庭教育的三大重点和八种方法
- 家庭教育做到八个“一分钟”事半功倍!
- 专家建议: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 家庭教育
- 两个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误区
- 家庭教育存在的三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