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适宜吃什么食物( 六 )


二宜温热之品,以取阳生阴长义 。如宜吃牛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 。冬季每晚餐喝一小杯酒,对中、老年人养阴大有裨益 。体肥胶者忌肥甘温热厚味 。
三宜坚果之吕,冬日多吃点核桃、板栗、松子、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 。
冬季,偏于阳虚的食补以羊、鸡肉等温热品为宜 。偏于气阴不足的人以食鸭肉、鹅肉为好 。《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本草纲目》中指出:鹅血“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民间也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 。患有脑心血管动脉硬化症者,饮食要注意“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近年来国内外专家证实,多吃鱼,适当吃茶油、玉米油、米糠油、黑木耳等,是抗动脉硬化、消除过氧化脂质、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 。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季适当进补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此时人的皮肤致密,出汗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补”一般是针时“体质虚弱”及老年人来说的,“体虚”应根据其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虚症分别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施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年人多以肾虚为主,所以补肾尤为重要 。
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 。食补在冬季调摄中尤为重要 。冬令进补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放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意即冬令进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了春天就不会生病 。冬令进补的同时,应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对滋补品的消化吸收,使之能够被机体更好地利用,达到补而受益的目的 。
2.春夏秋冬分别吃什么好呢?
春天,是万物生长、万象更亲的季节 。《黄帝内经·素问》中写道: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意思是说,春季三个月所有生物陈出新,生机盎然 。人应适应季节,调养生气,使机体与外界统一起来,谓之“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对老年人来说,春天更应注意饮食调养,保证健康长寿 。
早春时节,气温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 。所以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物质 。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全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 。
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折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的功能 。
春天,又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加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类食物有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 。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其生长期早于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维生素,可采摘食用,以补充一般蔬菜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