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治疗药物( 二 )


耐受是病毒特异性的而非普遍的免疫抑制 。许多实验研究提示CD8+、MHC Ⅰ型CTL能从感染的细胞中清除病毒 。因此,可用T细胞HBeAg抗原决定簇疫苗治疗慢性HBV感染者 。
胸腺素α-1可增加内源性IFN-α和γ水平,同时也增高IL-2,它还可增加IL-2受体的表达,增强CD3、CD4、CD8和NK细胞的增殖与活性 。在感染HBV的鸭肝细胞,胸腺素α-1似乎可减少病毒的复制,特别在病毒蛋白表达水平 。其安全性很好,但需皮下注射 。
综合4项研究结果表明,183例患者治疗6个月(1.6mg每周2次)后36%的病人HBeAg和HBV DNA转阴,ALT降至正常 。相比之下,111例未治疗对照组病人仅19%的病人有效 。
慎重就医选药
目前国内外治疗肝炎,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大全上包括三个方面,:
(1)抗病毒方面的药物;(2)免疫调节剂:
(3)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的药物 。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种类品种繁多,估计全国用于治疗肝炎的药物(包括护肝药、抗病毒药和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可达七百余种 。在保护肝功能,阻止肝细胞进一步坏死的治疗药物,进展还是比较显著的 。如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在60-70年代高达80%,而在80-90年代的病死率已降至40%左右,说明在阻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的措施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至今尚无一种能根治病毒性肝炎的特效药物 。
然而各种媒体对肝炎治疗的宣传言过其实,说什么"肝炎可以根治","**药物对肝炎疗效最佳"等违反科学规律,语言荒诞离奇的广告宣传屡见不鲜,诸如自称是"转阴王","肝炎克星","乙肝难关已被突破","大三阳全部转阴","解决了我国亿万肝炎患者的燃眉之急"等 。
近来,有不少的肝炎专家呼吁,要有正确的媒体宣传,不要误导病人上当受骗 。并指出,乙肝的治疗目的不是各种病毒标志物阴转,而是阻止肝炎向慢性化及纤维化发展 。目前还没有一种"神药"消灭乙肝病毒传播,也没有规定将乙肝病毒标记转阴作为疗效标准 。上面讲过,病毒肝炎,特别是慢性肝炎的治疗药物虽然很多,但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根治乙肝病毒 。
基于这一原因,笔者认为,凡乙肝"大三阳"、"小三阳"、"1.5阳"者或有的伴有轻度转氨酶升高,以及丙肝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不要到处求那些"转阴王"之类的人物 。我们的对策是:要把着眼点放在基础治疗上,即适当的休息,保持乐观的情绪,合理的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选择适当的保健食品,对保护肝功能,阻止肝炎的慢性化及纤维化上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
对于那些较重的肝炎患者,最好能住院进行系统治疗 。
2.治疗乙肝的药物有哪些?
目前有效的治疗乙肝药物有哪些 目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有哪些?如何选择用药?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
1.治疗目标: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或消除感染以阻止肝脏病变发展,具体表现为:①血清HBVDNA阴性;②血清HBeAg阴性,抗-HBe阳性(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③血清ALT正常;④肝脏组织学改善 。
2.抗病毒治疗指征:血清HBVDNA或/和HBe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血清ALT水平反复升高;肝脏组织学检查提示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炎症程度中度以上 。
3.有效抗乙肝病毒药物:
3.1a-干扰素:
1992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a-干扰素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兼有抑制病毒复制及免疫增强功能,推荐剂量为每次皮下注射5百万单位,每周3次,疗程至少6个月 。此类药物目前有进口药物“干扰能”、“罗绕素”、“惠福仁”及国产药物“赛若金”、“运德素”、“安达芬”、“因特芬”等 。疗效较好指标包括:治疗前血清HBVDNA水平低于200pg/mL,血清ALT在100U/L以上,肝脏组织学检查提示明显炎症活动,女性,病史中有急性肝炎历史,病毒持续感染时间较短,非母婴传播,非病毒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