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 二 )


4.泌尿系统疾病
肾炎、浮肿、肾硬化、肾结核 。
5.代谢性疾病
贫血、甲状腺肥大、糖尿病、脚气病 。
6.运动系统疾病
关节炎、肩周炎、风湿病、腱鞘炎 。
7.神经系统疾病
脑出血、痴呆、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脑缺血、癫痫、脊椎炎、震颤麻痹、神经症、神经衰弱、癔症、头痛、头重、肩痛、眩晕、失眠、口眼歪斜、坐骨神经痛、打嗝、三叉神经痛 。
8.外科系统疾病
日射病、热射病、冻伤、结核性淋巴结炎、骨结核、痔疮、湿疹、红斑性肢痛 。
9.妇科疾病
带下病、子宫后屈、不孕症、性冷淡、寒冷感、更年期综合征、妊娠恶阻、胎位不正、乳汁不足 。
10.眼科疾病
结膜炎、沙眼(传染性慢性结膜炎)、结膜干燥症、角膜实质炎、鼻泪管闭塞、泪瘘、虹膜炎、白内障、慢性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弱视、老花眼 。
11.耳鼻喉科疾病
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衄血(鼻出血)、无嗅觉、咽喉炎、急性喉炎、牙痛、牙龈炎、牙槽脓溢 。
足三里是一个很好的保健穴位 , 艾灸足三里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 同时还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 , 当然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艾灸的 , 艾灸的时候我们要咨询医生或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
3.足三里 主要作用是什么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常用的重要穴位 , 位置在膝下3寸 , 于胫骨前缘旁开1寸处 , 患者可取坐位屈膝垂足 , 或卧位在外膝眼直下3寸 , 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取穴 。
足三里临床应用广泛 , 是治疗胃肠及下肢膝胫疼痛的首选之穴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中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胀 , 善治胃中寒 , 肠鸣并腹泻 , 腿胫膝肿胀酸 , 伤寒瘦损 , 气蛊诸股” 。所以足三里有诸病皆治的说法 。
1 足三里能健脾、消除腹胀、助消化
足三里穴以治疗胃肠疾病为主 , 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胃脘痛可配合内关、合谷、中脘、阳陵泉 , 腹胀配合脾俞、胃俞 。脾胃互为表里 , 为后天之本 。
以足三里为主穴 , 可配合诸多穴位治疗疾病 。配中脘治疗肝气郁滞 , 食停胃脘或因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 , 起到疏肝理气 , 温中散寒的作用 , 配中脘、内关、合谷有温胃散寒、调中降逆之效 , 配脾俞、公孙可调补脾气、健中和肠以消除泄泻 。
以足三里为主穴 , 可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 。
2 足三里能调气血 , 活络止痛 按摩足三里能使气血流通 , 舒经通络 , 祛风散寒 。足阳明经 , 起于鼻两旁……下至髌骨 , 沿着胫骨前嵴外侧下行足跗 , 另一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进入中趾外侧端 。由此可以看出 , 足三里穴是治疗下肢疾病的重要穴位 。临床证实 , 足三里有健脾利湿 , 舒筋活血的功效 , 所以下肢运动系统的疾病治疗离不开足三里穴 。
风寒湿脾及外伤所致的局部疼痛肿胀 , 可配膝眼、委中、阳陵泉 , 关节炎可配昆仑、悬钟 , 踝关节疼痛可配丘墟、照海 。推拿双足三里 穴 , 可治疗周身关节痛 。
3 足三里具有防病、保健强壮的作用
足三里能起到防病、促健强壮的作用 ,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 , 推拿足三里穴能使腿脚灵活 , 这与古代神医华佗的五禽戏来锻炼身体 , 使人达到健康防病是一致的 。推拿足三里可防止衰老 , 预防百病 , 如配神门可治疗失眠 , 配天柱、中渚可治耳鸣 , 配听宫、外关治耳聋 , 配睛明、风池治视神经萎缩 , 配心俞、脾俞、内关治心脾两虚 , 配心俞、肾俞、关元治心肾亏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