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生气了》:孩子的情绪认知魔法

幼儿园老师问孩子们 , 玩具被抢生气了怎么办?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 , 有的说大声哭闹 , 有的说打架抢回来 , 有的说告诉妈妈 。
这些孩子气的答案是孩子情绪的真实反应 。 这让我想起了莫莉·卞的《菲菲生气了》 。
菲菲和姐姐抢玩具 , 菲菲生气了 。 她乱踢、尖叫、奔跑、哭泣、爬树、得到大自然的抚慰 。 这个过程中她的情绪从激动到平静下来 , 最后回家了 。
菲菲情绪的变化是她自己化解负面情绪的结果 。 这本绘本颠覆了以往大人疏导孩子情绪的认知 , 原来孩子也可以自己化解负面情绪 , 接纳情绪 , 和情绪做朋友 。
本文我将从绘本作者与绘本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如何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三方面展开探讨 , 并对部分观点进行补充和拓展 ,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发 。
《菲菲生气了》:孩子的情绪认知魔法
文章图片
01绘本作者和绘本特点
绘本《菲菲生气了》获得2000年美国凯迪克银奖和2000年夏洛特·佐罗托夫金奖 。 它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离不开作者的创作和作品的优秀 。
绘本作者
作者莫莉·卞1943年出生于美国的新泽西州 , 曾到日本教授英文 , 也担任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专属画家及顾问 , 远赴亚洲及非洲的一些偏远城市 , 还曾为健康手册绘过图 。
正是这些经历才有了作者对孩子的理解 , 以及对孩子情绪的洞察和独特的见解 。
作者莫莉·卞在回忆自己童年经验时这么说:“小时候 , 每当我气极了的时候 , 就会觉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点 , 是座一触即发的火山 。 那种想要爆发、即将爆发、又怕爆发的状态 , 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这才有了优秀的绘本作品《菲菲生气了》 。
绘本特点
绘本特点是将情绪状态以鲜明的色彩呈现 , 孩子是整个情绪处理的主导者 。 作者以简洁的文字和极具表现力的图画 , 直接抓住抽象的情绪 , 直观形象地把它呈现了出来 。 菲菲以肢体动作表达愤怒 , 出门发泄愤怒和伤心、渐渐缓和、最终恢复平静 。 作者对这个过程形象细腻地描画 , 随着菲菲情绪的变化 , 色彩也在变化 , 红色的火山、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树林和黄色的地板 。 菲菲非常生气时 , 周围都是红色的火山 , 就连她自己的阴影也是大片的红 。 菲菲在大自然的安慰下情绪平静下来 , 这时她看到蓝天绿树 。 她回家时 , 黄色的地板象征着温暖的家在欢迎她回来 。 作者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画将情绪和色彩紧密地链接起来 。
《菲菲生气了》:孩子的情绪认知魔法
文章图片
0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孩子的情绪
那么孩子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情绪会有变化呢?
心理学家沙赫特的情绪唤醒实验表明 , 人类的情绪体验是人的生理状态和这一状态的认知解释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其中认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 比如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孩子年幼没有认识到老虎是危险的存在 , 自然无法产生害怕的情绪 。
再回到绘本《菲菲生气了》用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来分析菲菲的情绪变化 。 菲菲在玩玩具玩得正高兴 , 姐姐拿走玩具说:“该轮到我了” 。 菲菲没有玩具玩了 , 她感觉很生气 。 基于玩具被抢应该生气这样的认知 , 她就更生气 , 好像火山随时要爆发 。
那么面对如此激烈的情绪 , 孩子应该如何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菲菲生气了》:孩子的情绪认知魔法
文章图片
03孩子如何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认识生气
0~3岁的宝宝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要认识情绪 , 比如认识生气这种情绪 。 什么是生气?生气的时候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这两个问题对于小宝宝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 那么我们就要带着宝宝体验 , 并用宝宝听得懂的语言详细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