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生小孩不能躺床,医生也不入产房,古代的妈妈到底怎么生小孩?
俗话说:“生得过,鸡酒香;生不过,四块板。”但面对分娩的紧张时刻, 1500 年前,中国古代妇女临盆时不躺床上,帮助产妇安心生产的也不是医生。
古人以产妇为中心,由女性助产者环绕支持,度过生死大关。穿越时空,看看古代妇科医学如何建构女人安胎、养胎、分娩的历程,从中窥见身体与医疗的性别观。
下地坐草──古代女人不躺床上生孩子
“夫人,用力、用力,看到孩子的头了!”产妇躺卧床铺,产婆不停掀开厚被检查。这样的临盆场景,我们常在中国古装剧见到。但如果比对医书文献,画面也许有点 bug──古代妇女最寻常的分娩方式并非平躺床铺,而是半蹲在地面、上身直立着生孩子!
“古时妇人产,下地坐草,法如就死也。”从南北朝医家的这段话就能看出,女人分娩不仅性命攸关,而且是离开床榻、下地蹲坐着生产。地上会铺草堆或兽皮,一方面避免婴儿落地受伤,另方面也防止血水弄脏屋舍,触忌犯神。
然而,生产是穷尽气力的生死马拉松,蹲踞垂直的姿势好施力,却很难支撑十数个小时。正因如此,产房内便需要数名“抱腰人”(又名“看产人”)帮忙。这些女性助产者一人站在产妇背后,环抱撑住她的腋下,让产妇能安心倚靠;另一人则在产妇身前,准备迎接新生儿。古书里罕见临盆一词,“分娩”也是宋代以后才较常用,1500 年前的人若说“抱腰”,就代表要准备替妇人接生了。
只是,生产如此辛苦,为什么古人不在松软舒适的床上呢?
专家推测,方便产妇用力、胎儿顺行,应该是主要原因。
此外,从唐代以前的文献看来,床高可达数尺(一尺约 23 公分),南朝便曾有孕妇想流掉孩子,“自床投地”无数次。设身处地试想,对大腹便便的孕妇和协力抱腰的产婆们来说,躺在高床上生产,恐怕不是最佳选择。当然,物质条件也可能需纳入考量。古时生活不如现代优越、方便,上网采购 24 小时送到家,床榻等家具远比今日珍贵,若被大量血水浸透就报废了。
文章插图
中国四川大足宝顶山的石刻,相传由宋代僧人赵智凤凿建。
上图,中国四川大足宝顶山的石刻,相传由宋代僧人赵智凤凿建。其中,“临产受苦恩”石像生动呈现古代妇女的生产场景,产妇以直立体位临盆,助产者一人在背后抱腰,一人在前面准备接生。
逐月养胎,古代孕妈咪食谱
生育,不仅是女人九死一生的大事件,对男性社会来说,也是传宗接代的关键时刻。从汉朝起,医学对女性身体的照护明显聚焦在“生育”,怀胎、分娩、产后,都有调养建议与禁忌规范。
大约在 5-7 世纪之间,这些持续积累的知识开始被归纳整合。在性别化身体观的基础上,渐渐趋向一致标准,奠定了中国妇产医学在宋代独立成科。
例如,汉代医圣张仲景建议孕妇常服“当归散”。南朝医生主张怀孕七个月服用以丹参、人参、当归等调制的“丹参膏”,帮助顺产;但北齐徐之才却说“丹参膏”太过滑利,应该到十月再吃。唐代孙思邈采用了徐之才的说法。到宋代,怀孕七月服用滑胎药的说法,就不再流传了。
另外,徐之才还提供精细的“逐月养胎方”,按怀胎月份建议产妇适合的谷物、肉类,再搭配药方滋补。放到现代,大约就像孕妈咪“每月推荐食谱”,为胎儿每个阶段的发展补充适当养分。
养胎有大吉,自然也有大忌。中国经脉观于汉朝后确立,医书也会提到怀胎逐月须避免的扎针穴位,以免不慎流产。
不吃酱油、不听恶言,胎教传统源远流长
- 体重|孕妈妈体重增长的多少、早晚都会影响胎宝宝的发育,不能任性为之
- 消耗|孕期运动有益健康,但有三类人不能做
- BaBa|送娃上幼儿园前,不能光是孩子做好准备,这4点父母也要做好
- 补充营养|宝宝感冒怎么办,鸡蛋究竟能不能吃?聪明宝妈早知道了
- 电视|为了孩子家里不装电视?不是不能看,就怕看起来没完
- 杜女士|“妈妈,我不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最大的阻碍竟源自父母?
- 顺产生娃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里呆2个小时?这些特殊的意义你要懂
- 谁说妈妈就不能发火?会“发火的”妈妈才是高情商妈妈
- 这5种早餐伤孩子,尤其在冬天,亲妈准备早餐一定不能敷衍了事
- 酒泉市首家家庭式一体化产房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