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生小孩不能躺床,医生也不入产房,古代的妈妈到底怎么生小孩?( 二 )
多吃什么小孩皮肤好,少碰什么胎怀得稳,历来有各式各样的经验传承,让许多现代准妈妈压力沉重──妈咪不孤单,这种烦恼古代产妇也有!
古代医方记载的不只草药、针灸,还有今日看来的迷信偏方。因为在前科学文明的时代,“方”即为除疾保命之道,草药是一种方、避鬼神也是一种方,都是为了护佑产家和产妇平安顺遂,故而记载在医方中。
以下这些,医方也有。
孕期不宜吃酱油,孩子皮肤会变黑。不要吃姜,以免生出似姜形、有六根指头的小孩。想生儿子,就多看雄鸡虎豹、耍刀弄剑;要生女儿,不妨戴耳饰、串珠子,玉佩响叮当!若期望孩子乖巧善良懂礼貌,注意了,肉块割不正不吃,坐席不正也不坐,非礼无视、勿听、勿言──因为孕妇耳濡目染,经由“外象内成”,孩子也会受影响。
谁说古人和我们差很大?今日人们习以为常的“胎教”,一千多年前就已被写入医方,存在古人的生活世界了。
这些养胎之道貌似不“科学”,其实反映了中国“气的身体观”。
当时的人以“气”理解世界,天地蕴含气、人也以气为生,气在万物自然间流通,与我们的身体相互感应。外在丑恶或美善的人事物,其形、其气会通过母亲身体,影响胎儿。于是,便有士人这么说:“诸生子有痴疵丑恶者,其名皆在其母。”小孩的品质,成为评断孕妇言行举止的判准。
妈妈心里苦,古今皆同啊!
求孕、求男、求好男
从安胎、养胎到胎教,都是为了让产妇不只好生,而且生得好──“求孕、求男、求好男”,毕其功于一役!
这一役,来到最紧要的决战关头“临盆分娩”。
产家须提前准备场地,可能是屋中某一个房间,或者另外搭设产庐或产帐。产房的位置并不是随心所欲,而要按照生产月份配合方位,趋吉避凶,以期顺利平安。例如,“正月,天气南行,产妇面向于南……大吉也。”
这一整套时间、方位相应的吉凶论,背后同样蕴含着天人感应观,时间、空间、人彼此相互影响。医书中便出现“产图”,正月、二月、三月……,让产家根据分娩当月的产图,准备生孩子的每个步骤历程。
文章插图
《马王堆医书考注》禹藏埋胞图
产图除了用于分娩方位,还有产后“埋胎”。古人相信胞衣(胎盘)与婴儿相互联系,必须妥善埋藏;一旦有闪失,孩子命运将受影响。马王堆出土文物中便有“禹藏”图,指示不同生产月份埋放胞衣的方向。
文章插图
图/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收崔氏十二月图
隋唐开始出现“十二月图”,把各月坐草、产帐、埋胞等需要注意的方位整并在一起
到了待产时刻,抱腰人(助产妇)已随伺在旁,陪伴安慰产妇,帮助按摩放松,产妇可或坐、或卧、或走动,舒适为主。何时开始发力?现代医疗用“开几指”为标准,古代判断依据则是“有多痛”。过早用力,很可能体力不济;须等到产妇痛得不得了“腹痛连腰脊”,代表已接近临盆,才能开始下地坐草使劲。
整个产程即使顺利也要十几个小时,产妇蹲坐分娩、抱腰人一前一后助产。如果人手不够或产程过长,就需要辅具上场,例如日本江户时代的古装剧里,用衣带悬梁、绑缚在孕妇手上,或者垂吊横木,帮助她倚靠用力。日治台湾的陪嫁品中有生子桶,让产妇蹲坐其中,攀附桶子边缘支撑施力。早期香港华人嫁妆也有称为“子孙桶”的马桶,大概也是作为生产辅具。
- 体重|孕妈妈体重增长的多少、早晚都会影响胎宝宝的发育,不能任性为之
- 消耗|孕期运动有益健康,但有三类人不能做
- BaBa|送娃上幼儿园前,不能光是孩子做好准备,这4点父母也要做好
- 补充营养|宝宝感冒怎么办,鸡蛋究竟能不能吃?聪明宝妈早知道了
- 电视|为了孩子家里不装电视?不是不能看,就怕看起来没完
- 杜女士|“妈妈,我不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最大的阻碍竟源自父母?
- 顺产生娃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里呆2个小时?这些特殊的意义你要懂
- 谁说妈妈就不能发火?会“发火的”妈妈才是高情商妈妈
- 这5种早餐伤孩子,尤其在冬天,亲妈准备早餐一定不能敷衍了事
- 酒泉市首家家庭式一体化产房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