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什么孩子喜欢的书和学校推荐的书常常不是一种类型?( 二 )


总体而言,中学教育就是围绕着考试大纲而展开的,考试考什么,课堂上就讲什么。在考试大纲的指引下,一些知识受到重视,而另一些知识则被忽视,无论这些知识对于个人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多么重要。
我们历史一共考五本,按照国家的规定,高一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两册,高二学《世界近现代史》两册,高三学习《中国古代史》一册。他整的这个东西就是(让我们)整不明白,古代史应该放在高一学,我觉得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高考,不是为了让学生多掌握知识。咱们高考的时候古代史删除的多,所以他把它放在高三,往往等到一二月份,考试说明印出来了,考试出哪些部分,学生就学哪些部分就行了,所以它就把这个放在高三来整,像我们通常带高三的,先秦部分从来不学。等到高考考试说明来了之后,看看删了之后还剩哪一部分,讲讲。(W一中历史教师,kxz)
考试大纲,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的知识进行了最“权威”的定义。这一从考试科目到考试内容的界定为学生所学知识搭了一个框架,在此基础上还对具体的内容进行了筛选。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基本上是在这一框架之下展开的,无论是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筛选,还是将这些教学内容具体化为一个个知识点的过程,都是遵循着类似的逻辑。
从某种程度上说,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被打破,并且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最终,教育对于知识的传递从知识结构上的分类缩小到一个个题目的训练和强化。教育成为一个层层强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按照考试的重要性组成一个应试体系。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最终的效果需要通过学生的高考成绩来进行评估。
学校|为什么孩子喜欢的书和学校推荐的书常常不是一种类型?
文章插图
纪录片《高三》(2005)剧照。
【 学校|为什么孩子喜欢的书和学校推荐的书常常不是一种类型?】02
讲得越少,懂得就越少,
慢慢就没有兴趣了
考试制度从某种意义上塑造了学校教育空间的客观结构、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分类原则等,而且这一结构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教师评估制度、考试奖励制度等不断得到强化和再生产。处于学校教育中的各个行动者无论是出于经济利益、组织声誉的考虑,还是出于地位获得的考虑,都主动或者被动地将这一客观结构以及分类原则内化,并且运用这一分类原则来处理日常的实践。
具体到中学生来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呢?在大多数学生的观念体系中,对升学考试尤其是高考有用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对待副科以及与考试无关的知识上,一些学生表现出了近似本能的抵制,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表示没有兴趣。殊不知,这种兴趣正是长期以来学校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认知偏好塑造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我们班的同学都不喜欢地理老师,他上课的时候老讲笑话,而且老是告诉我们应该认真学地理,地理很有用什么的。地理是副科,(对我们考高分)没什么用。(Wh中学初二学生,hs)
就我们高中这一块来说,像我们文科,理科的东西老师讲的越少,我们懂的越少,慢慢就没有兴趣了。(W一中高二文科班学生,zyp)
我们理科班,在上历史、政治课的时候,顶多有1/3的学生在听听,剩下的2/3的学生都在做别的科目的作业。感兴趣的不多。(W一中高二理科班学生,zl)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中由考试所引导的知识的分类原则将一部分知识屏蔽在了学生的视野之外,无论这些知识对于个人有多重要。
这一屏蔽的过程一部分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而更重要的是由学生自己来实现的。而此时的学生已经完全成为这种知识的分类原则的身体力行者。这种分类原则将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对于学生兴趣的塑造之外,对于学生的应试训练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日常的应试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