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艺术( 三 )


虽然已经知道柯泰龙(Tom Kirkwood)与柯林(Kate Kirkwood)夫妇有一个5岁的女儿柯美林(Madeline)和一个3岁的儿子柯翰林(Jack),但家中也不会有这么多学教具呀?看着我疑惑的眼神,柯林热情洋溢地告诉我,她在家开了一个儿童中心 。
温馨的家庭儿童中心
本来可以选择到正规的学校去工作,但爱家爱孩子也爱教学的柯林选择了家庭工作两不误的方式 。
每周一到周四9:
00-12:
00,柯林家附近的邻居朋友家有7个孩子到这里来游戏、活动、学习 。
柯林对自己的家庭儿童中心深感自豪:“我的儿童中心是以一种趣味性的方式,让孩子来快乐地学习 。他们在这里不感受到压力 。最让我满意的是孩子们每天来到中心时,脸上都带着愉悦的微笑 。他们在这里学习了,也享受了快乐的时光 。作为早教工作者,我的信念就是让孩子们爱儿童中心、爱学校 。我的学生们来这里就像回到家一样 。
今天的教学内容之一是美术活动,孩子们来上课之前,柯林提前准备好了要进行的彩虹涂色课的白纸,纸上用铅笔打好弧形的格,每一格标明要用的颜色 。孩子们一人拿一张老师准备好的画纸,取出彩笔,根据老师的要求涂出美丽的彩虹来 。
到了12点,孩子们离开儿童中心回家了,柯林小心翼翼地把这些作品铺在地板上,让画慢慢变干,然后粘贴到墙上的儿童作品栏上 。
谈到家庭儿童中心的优越之处,柯林说:“由于孩子人数少,孩子们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有更亲密的关系 。每天开放3个小时,也很适合2-4岁孩子的生理年龄 。相对于人数众多的大型幼儿园,孩子们来到一个家庭式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会让他们感到温馨自然,更为放松,就如同上邻居家里做客玩耍一样 。”
然而,这种高质量的家庭儿童中心即使在美国也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 。在美国较常见的是一些为2-4岁儿童开办的日托中心,主要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玩耍场所,其目的不是以教育为主,老师也很少为孩子制定教学计划,准备学习材料 。“我认为0-6岁是孩子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都十分突出的一个阶段 。如果我们不在这个阶段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就错失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
当孩子通过学习,明白了一个概念或认识了一个字母,你都会觉得那么激动 。”柯林说 。
爱中国也爱美国
刚到中国的头几年,美国的朋友们都惊奇地问柯林:“中国这么遥远,你真喜欢中国的生活吗?”她告诉他们:“很喜欢 。
”21岁生日时,她第一次来到中国 。
23岁大学毕业后结婚,从此一直在中国生活 。“这里就是我的家 。当然美国也是我的家,那是我的故乡 。我很爱我的祖国,我教孩子们唱国歌,认识美国国旗,认识美国总统 。”柯林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点不放松的 。
儿子柯翰林和女儿柯美林,从小生长在中国 。随着年龄和语言能力的成长,他们自然地获得汉语 。与此同时,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喜欢中国,喜欢过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女儿柯美林还跟中国老师练习跳芭蕾、学游泳 。
每逢假期和美国最隆重的圣诞节,柯林和孩子们要回国看望家人和朋友 。每年两次,一次在夏天,一次在冬天圣诞节的时候,加起来每年在美国也呆差不多三个月 。这样,缓解了她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
<>

12
海外育儿:外国孩子上小学
面对逆境的另一种智慧



>孩子需要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柯林自己3岁的儿子也在她的家庭儿童中心里 。当妈妈并没有影响柯林在儿子心目中老师的形象,妈妈和老师这两个角色在柯林身上合二为一 。做老师,使柯林在做母亲时更加有耐心:“当我教孩子们学习一个新的内容时,我必须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准备材料,进行指导 。这使我在做妈妈时,对自己的孩子也能采取同样的态度 。女儿和儿子要学习新的东西,我也不过高过急地要求他们,而是给他们时间,给他们练习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