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的内核—增长从业必看!( 二 )


总结国外黑客增长发展的四个阶段,有两个重要的特征,1是由人才主导转变为由战略主导,也是黑客增长概念有效性验证后被组织吸纳的一个重要特征;2是由解决问题逐步升级为解决用户用户需求,由关注事件升级为需求的核心—用户,进一步靠近商业的本质 。
2、国内的增长是什么看了增长的国外发展史,是不是觉得某些概念很眼熟,尤其在2018年大火,但是反视我们工作的组织,很难举出实际的例证来说明我们是遵循上述概念在运用增长,这就需要理解一个非常关键点:中国式的增长是什么?
我们需要先了解“增长黑客”在国内发展的近况
1.“增长黑客”已经过度到了“增长”这个更加宽泛的领域,体系也更加健全;
2.人们不再盲目追逐“增长黑客”,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冷静思考,初创公司不需要这个岗位,其他公司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生命阶段对“增长”有不同的需求,是优化渠道、优化投放来获客?是迭代产品、精准运营来留存?还是变更营销策略对流失用户召回?
3.增长流程进一步完善为growth machine,增长模型的提出使得整个过程得以量化和可预测;
4.增长团队逐渐取代了“增长黑客”这个单独的岗位,一个团队搭配了产品、运营、市场、数据等人员,增长工作也更加科学高效地展开;
5.大家更加注重数据驱动,搭建数据采集、数据仓库、数据分析的体系,助力业务增长,助力功能优化;
6.科学测试越来越受重视,不论用户的使用是高频还是低频,都可以加快实验频次,对落地页进行热图分析,对用户路径进行细节优化等等;
【增长的内核—增长从业必看!】7.围绕创业和增长的生态逐渐完善,包括B2B服务商以及Saas工具,这进一步降低了公司老板的认知成本,从而积极推动增长体系的扩大 。
总结起来就是,国外版的增长无法顺利的在中国互联网已经固定的职能形态和组织结构里杀出重围,以完全复制国外版的姿态落地,而是以吸收了部分能力,优化现有的拉新/市场/用户运营岗位的职能落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非常中国,以中庸之道,调和不同的理念 。
3、增长和拉新的区别是什么?应该很少会有人有意识的去区分这两个概念,所以也没有办法说清楚差异以及分清两者的必要性,但事实是市场正在迭代,打开任意求职平台搜索“拉新”出来的岗位一定没有“增长”多,市场在变化,我们需要作出反应 。
分清增长和拉新的作用是什么?
最核心的作用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优化个人的技能,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选择权 。个体对于市场总是后知后觉的,比如一个不关注人才市场的人,只会在自己换工作的时候去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而映射到自己的能力做出匹配度百分比的判断,这是极其后滞的,能提前了解这些信息做准备,能有效缩短个体适应市场的时间,这是价值所在 。
增长和拉新的区别是什么?
最核心的差异是:职能的拓展,增长覆盖了更多的获客方式,显著角色变化是运营→运营+产品/数据/市场 。这是有市场共识,可以清晰拎出来的差异点,由于平台属性不同,获客手段差异较大,以及业务生命周期关注的指标重点不同,都导致增长、拉新乃至运营岗位产生的价值是非标准化的,搞清楚非标事项的快捷方式是把握核心差异就行,这个变化可以参考很多增长JD要求运用AARRR模型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
4、正确理解增长 经过对增长历史回顾和中外差异的梳理,我们需要记住的主要有两个重点:1是增长是人才市场上的热门岗位,有意向的个人职业方向向它转移或靠近,能够在近几年获得更多的就职机会;2是中国式增长的核心是职能边界的拓展,包含但不仅限于纯运营/纯市场→运营+产品(主)+数据分析(辅)+市场(辅)的角色 。理解这两个点,也就能够正确理解增长,从而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另外我们理解任一概念大多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既然这样,不如更深入地理解-运用-掌握,保证能快速提升增长技能,有这个意识后,甚至重新回去看上述讲过的内容,会有不同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