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生鲜为何流行双轨制?( 二 )


而且,在确定社区生鲜店定位之前,食行也试过菜场店,最终从便捷性等多角度衡量,最终决定做社区店 。在门店规模上,经过反复打磨,最后将核心门店规模确定为100平左右 。而有本地自媒体观察后透露,食行生鲜社区店的SKU在800以上,目前食行生鲜门店平均每日净利润保持在1500 ~2000元以上,单店单月成本3万左右,单店一共需要4名员工,包括上货店员和店长 。
综合以上信息也可以看出,虽然主打生鲜,面积不大,但是食行生鲜的SKU数量和品类宽度要大于钱大妈这样的社区店 。也会涉及一些厨房场景相关的生活用品,高频和低频相结合 。
对于和已有自提柜之间的关系,食行生鲜指出:线下店业务会对食行已有商业模式进行有效补充,包括对即时性消费场景的补充,以及对供应链端商品的采购和冷链配送方面的补充 。消费者可以在线上购买,小区自提柜取菜,也可以到店直接购买,消费场景更加多样化 。有意思的是,在某些面积较大的社区,不排除自提柜和社区店同时存在 。
也就是说,对于食行生鲜来说,什么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吃透社区场景 。这对于同行会有什么启发?
重建社区模型
虎嗅认为,无论是先有自提柜或者线上电商模式,再去铺线下门店;还是反过来,先做线下,再通过社区团购扩大流量池,过去会认为关键点是如何做全渠道和数字化,即所谓的线上线下融合 。但是这一认知现在可能需要迭代了 。
如果我们回到一些基本逻辑,会发现过去零售业对于市场的理解,有一些常见的维度 。城市维度,一线二线三线;有商圈维度,核心商圈,社区商圈;也有业态的维度,比如便利店的单店模型应该是怎样,大卖场的又应该是怎样的,标准超市社区超市是怎样的,都有一套对应的逻辑和知识体系 。
但是到了社区场景以后,其实无论是本来做零售的老兵还是跨界而来的力量,其实你会发现总体上还是一通乱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新模式新提法也不少 。所以才有本文所说的双轨制,甚至多轨制 。但是其实目前也没有谁能拿出完全具有普遍说服力的模式 。问题在哪里?虎嗅认为,关键是社区的差异化,在过去的分析维度里,无法对应 。
简单说,过去中国零售业分析市场,要么颗粒度太大,以城市为单位 。要么颗粒度太小,又直接跳到了单店模型 。做零售业重视单店模型当然是对的,不重视单店模型的公司,没死也在去死的路上 。但是问题是,今天的消费者是被强大的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教育了快十年的消费者,同时生鲜又是一个品牌集中度低、高度非标的大类,仅仅依靠好位置开几个店去了解本地的消费者,得到的反馈很可能是片面的 。
也许更好的办法,是想法建立新的生鲜社区模型,既不是基于城市,也不是基于单个点位(门店、前置仓、自提点、自提柜等等),来建立自己的数据模型,而是真正基于社区的用户维度,来建立数据模型 。就像百货购物中心行业过去对商圈的研究一样 。
真正的基于社区用户来构建模型,意味着还要放弃以我为主的思考方式 。过去,对于开店的人来说,进店的才是顾客,门外走过的都不算 。对于线上平台也是,注册的才算 。但是如果真正基于社区考虑问题,那就是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先看有哪些需求,再考虑用什么业态去满足需求 。
其实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实体网点,本质上都是给社区居民提供基础生活服务的网络,至于是天网和地网,这个形式本身可能并不说明什么问题,如果网眼过大,什么网络也都会有漏网之鱼 。当然一种做法就是尽可能的补网,将网点的密度做到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