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解读新生宝宝N问


2 解读新生宝宝N问

文章插图
宝宝吐奶是生病了?
镜头五:
宝宝一吃奶就吐,常常还没不来得及抱起来拍背就吐出来了 。妈妈很担心:该不是宝宝生病了吧?
告诉你真相
其实新生儿容易吐奶是常见现象 。由于宝宝胃呈水平状,胃的上端贲门的肌肉发育不成熟,比较松驰,而下端的幽门肌肉则相对较紧张,加之宝宝胃容量又小,大脑皮质发育不成熟,控制呕吐能力不强,一旦吃奶过快就很容易呕吐 。
一般宝宝喂奶后的吐奶是从嘴边溢出的,有时一打嗝就吐奶,不是喷射性的,对生长发育并没有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吐奶会不治而愈 。
爱心提醒
年青妈妈喂奶时要避免喂得过多,母乳喂养时喂完一侧就抱起宝宝拍背,宝宝打嗝后再喂另一侧;人工喂养的新生宝宝奶嘴孔要小些 。
喂奶后要竖抱宝宝,轻轻地拍打背部,直到打嗝后再放到床上 。
宝宝睡觉时要垫高上半身且让他朝右侧睡,以免吐出的奶呛入气管 。
一旦宝宝的吐奶像喷射状,应及时上医院检查 。
宝宝患了罗圈腿?
镜头六:妈妈看到宝宝躺着时腿和脚向内弯曲,用手轻轻拉直,一会儿宝宝的腿又弯了,宝宝是不是罗圈腿?妈妈很紧张 。
告诉你真相
这并非异常,由于在母体子宫内的空间有限,胎儿是以双腿交叉蜷曲,臀部和膝盖拉伸的姿势生长的,因此腿和脚向内弯曲 。出生后,随着宝宝经常运动,臀部和腿部肌肉力量加强,宝宝的双腿和脚就会慢慢变直 。
【2 解读新生宝宝N问】爱心提醒
爸爸妈妈可以在小宝宝熟睡时检查一下:将宝宝双腿轻轻拉直,如果宝宝两侧大腿的皱纹(俯卧时可看臀纹)一高一低差别很大,非常不对称,应注意宝宝可能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宜带宝宝到小儿骨科医生处检查确诊 。
宝宝听不见?
镜头七:宝宝在睡觉,家里的音响开得震天响,妈妈:“音响开轻点,别把宝宝吵醒了 。”爸爸:“没事,他听不见 。”
告诉你真相
其实出生3天内的宝宝就能听到声音,只是听力比较弱罢了 。到出生7天后宝宝开始有明显的听觉 。当有声的玩具在宝宝耳边响动时,他便会皱一下眉表示对响声有反应 。
爱心提醒
宝宝特别喜欢柔和、缓慢的声音,播放一些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 。
你会发现,如果宝宝哭泣、吵闹时,播放他在妈妈肚子里经常听的胎教音乐,他会停止哭泣呢 。
宝宝不怕“吃苦”?
镜头八:老奶奶准备了三黄,说是宝宝出生后趁他没有味觉时,给他吃一点,可以解胎毒 。
告诉你真相
不少人认为新生宝宝味觉差,所以容易喂药 。实际上新生儿在出生2小时后就可辨别出酸、甜、苦、咸 。大多数宝宝爱吃甜食,当吃到苦味药时,就会一点一点向外吐 。
一般,新生儿喜欢吃奶味、甜味,不喜欢吃苦味及酸咸味 。
爱心提醒
在给宝宝喂药时,如果药液是苦的,尽量用勺将药送进宝宝的口中稍深处,避免碰到舌前的味蕾,否则,以后每次吃药,可能就是一场大战哦 。
宝宝打嗝是有病吗
镜头九:宝宝常常打嗝:吃奶太快会打嗝、开心地笑了也会打嗝,是不是身体的哪个部位没长好啊?
告诉你真相
膈肌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膈肌的运动受运动神经和自主(植物)神经的控制,由于新生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膈肌的运动,因此受到轻微的刺激就会打嗝 。从某种程度讲,打嗝可以锻炼膈膜,有助于呼吸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