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张的大品牌和它的中年危机:市值腰斩、死对头围剿、后浪步步紧逼( 四 )


于是 , 新品牌坐着高铁高速前进 , 大品牌坐着绿皮车慢慢走 。
缓慢的产品更新周期也导致大品牌陷于窘境 。
带有油炸、膨化、高糖等标签的娃哈哈、旺旺们 , 逐渐不再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 巴氏鲜奶、低温酸奶、低卡零食更受青睐 。
欧瑞咨询数据显示 , 娃哈哈明星产品营养快线的销售额在逐年下降 , 2014年-2016年间 , 销售额分别为153.6亿元、115.4亿元、84.2亿元  , 短短三年时间 , 营收就少了近一半 。
承担着一半营收任务的旺仔牛奶的下滑趋势从2014年起就一直没止住 , 2015年营收下滑13.5% , 超过了公司整体营收下降的速度 。去年 , 旺仔牛奶的营收仅微增1.9% 。
据《中国食品报》的一篇报道 , “目前中国很多快消品品类的生命周期都不超过1年 , 过去都是10年” 。而老霸主们的明星产品往往已满10周岁 , “廉颇老矣” 。
拉芳家化历年财报信息显示 , 2018年以来 , 其支柱性品牌“拉芳”、“美多丝”实现的营业收入正以近10%的速度逐年下滑 。有分析师指出 , 产品老土、宣传力度弱等 , 或许都是拉芳难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 , 不“赶时髦”就意味着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
创始人的格局和对行业的判断 , 也左右着品牌的发展 。
【慌张的大品牌和它的中年危机:市值腰斩、死对头围剿、后浪步步紧逼】历史动辄长达二三十年的大品牌 , 其创始人往往为50后、60后 , 甚至40后 , 比如格力董明珠、娃哈哈宗庆后、万达王健林 , 他们有着那一代人身上普遍的性格特质——坚韧、固执且强势 。
AI财经社报道称 , “早就有销售给老板反馈产品太甜了 , 但老板是老人了 , 喜欢偏甜一些” , 娃哈哈每一款新品都会让宗庆后拍板决定 。
从1991年到2018年 , 宗庆后对电商的态度一直是“考虑中”、“电商搞乱实体经济” , 但在营收震荡5年且无明显起色后 , 他的态度妥协了 , 娃哈哈2018年开始“触网”——入驻电商平台、成立电商公司、空降直播间带货 。
在今年上半年格力业绩大幅下滑之后 , 董明珠不仅亲自直播带货 , 还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 , “原有的一代经销商不能升级到二代、三代 , 就没办法再继续待在格力的销售团队了” , 格力需要“更多的80后、90后经销商加入进来” 。
百年老店 , 基业长青 , 几乎是所有企业的梦想 , 做起来却很难 。
吉姆·柯林斯写过一本经典商业畅销书 , 名字就叫《基业长青》 。书里选择了18家屹立不倒的企业 , 希望总结出企业长盛不衰的金科玉律 。然而 , 20多年过去了 , 其中半数企业并没有做到基业长青 , 包括摩托罗拉这个倒在时代变化面前的巨头 。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 , 新商业模式不断更迭 , 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 企业兴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 。
当环境改变的时候 , 再优秀的企业也需要根据变化进行调整与转型 。顺势而为 , 还是刻舟求剑 , 是老一辈与新一代都要做出的抉择 。
【本文作者廖紫琳 , 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网授权发布 ,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 , 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