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GP如何答好基金管理这道题?

2020年8月12-13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现场汇集国内FOFs、政府引导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基金、保险机构、银行资本、VC/PE机构、上市公司等150+LP和万亿级可投资本,共探新经济下的股权投资之路 。
会上,行健资本合伙人、亚太区主管苏维洲,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副总经理、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丰,华大共赢管理合伙人王磊,HT Capital管理合伙人吴书俊,华睿投资合伙人张旭伟,盛世投资首席执行官、江苏盛世金财董事长张洋,上海科创投集团副总经理朱民围绕《基金的精细化管理之路》进行了专场讨论 。

2020年,GP如何答好基金管理这道题?

文章插图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苏维洲:谢谢主持人,我是苏维洲 。今天在场嘉宾服务的单位都不一样,有国有的引导基金,有纯家族的母基金,家族办公室,还有跟企业关联的直投基金,也有纯民营的历史很久的直投基金 。我们今天的题目是基金的精细化管理 。
大家也知道现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非常难预测的环境,从各个方面来讲,疫情、国际关系、投资环境、融资的环境,都是五年前,十年前不可想象的 。在这样一个非常不确定性的时刻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好各自不同的基金关系,无论是母基金选基金还是选项目 。先请每位嘉宾花一点时间,简单的介绍一下各自机构的定位以及是做什么的,这样大家有一个背景 。
王国丰:谢谢苏总的主持,我是来自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的王国丰,我和我的团队负责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的运管,我以前在江苏省财政厅工作过,主要搞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 。之后到过江苏省财权交易所,同时也开创了江苏经财投资,后来到了省文投集团,现在更多的精力主要在管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 。
这个基金是比较年轻的基金,基金使命更加明确,基金的范围更窄,但是它的投资空间很大 。叫做大运河基金,实际也是为大运河而生,大运河2014年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怎么把这项世界遗产用好,把它用起来,成为一个话题 。
第二,国家正式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有2500年的历史,跨3200公里长,所以它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自信 。我们的使命就是打造遗产和早文化寻根 。看长城要到北京到河北,但是大运河未来的重点在江苏,所以我们的使命主要在做这个,是目标更加明确的基金 。之所以用基金做,因为用市场的角度去打造它,更加能持续存在
基金我们运作了快两年,主要用母子基金的架构,现在是一个母基金加12支子基金,规模是109亿,今年要打造到18支基金,最好130亿的规模 。我们的想法就是通过政府资金放大引导更多的钱进入、注入世界遗产和大运河文化 。另外请专业的机构发挥长处帮我们一起打造,在后面的投资赋能里我会讲我们的策略 。
王磊:大家下午好,我是华大共赢的王磊 。我个人在华大共赢这边主要负责两个方面,第一是项目的投资管理,第二是基金的一些投资人关系管理 。主要的工作是两方面,一是把整个投资管理体系打造好,二是把基金的管理和募集的体系维护好 。所以相当于是给我们投资团队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
我进到这个行业差不多10年了,大大小小的管理和退出大概做了几十个项目,从从业经验来讲,可能主要还是做一些早期项目的投资、管理、退出以及产业的服务,尤其是侧重项目的管理和退出 。同时跟着团队一起做了四五支人民币的基金,这是我个人的经历和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