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PX简史( 二 )


同样是互联网程序员 , 为什么腾讯 , 百度等同时期巨头员工出事很少引发汹涌舆论 , 但阿里P却常能引发大众关注?
一方面是阿里体量大、代表性强 。光上市 , 阿里就进行了三次——一次B2B公司上市 , 一次201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 还有就是今年在香港上市 , 紧接着还有蚂蚁的上市 。这三次上市少说制造了上万名互联网新中产 , 腾讯虽然和阿里双峰并峙 , 但在上市次数上显然稍逊风骚 。
另外 , 说到公司形象的对外构建 , 阿里公关团队是业内公认的“天团” , 其他互联网公司只能自叹弗如 。
另一方面 , 由于对价值观和公司文化的高调维护 , 阿里“天然”就比其他互联网公司新闻多 。其他公司出新闻 , 顶多也就是围绕业务和人事 , 阿里则是业务+人事+价值观 。可以说 , 价值观这块儿 , 撑起了阿里曝光率的半壁江山 。
2011年由于中供欺诈事件 , 马云“砍掉自己一只手” , 挥泪斩卫哲李旭晖 。
2016年中秋节 , 阿里程序员用技术手段抢购124盒月饼 , 结果2个小时内涉事5人全部被开除 。这事不光外界质疑 , 内部都吵成一团 。当时阿里虽然回应 , 价值观问题零容忍 , 但内部也进行了深入反思 , 反思的结果 , 是认为开除的处罚“过了” , 月饼事件因此成为了阿里对价值观维护强度的分水岭 , 在此之后 , 阿里对类似事件再未做开除处理 , 此前因月饼获罪的5名技术人员 , 4名被返聘回归 , 还得到了晋升 。张勇、童文红、蒋芳直面今年6月的价值观大辩论时 , 把钉钉高管代考定性为局部价值观问题 , 不再用统一的标准价值观管理 。
对价值观的捍卫 , 固然有助于建立公司的正面形象 , 但也是一柄双刃剑:外界会用比马云更苛刻的标准来审视阿里 , 十几万人的公司 , 出任何事都可能被放大 , 这样一来 , 公司形象反而会受到负面影响 。
早前知乎上对阿里HR的集体讨伐就是如此 , 如今阿里PX成为社会新闻版常客 , 逻辑也是一样 , 新闻和论坛上的阿里PX代表了公众对于一个城市新兴阶层的想象 , 这种想象有些趋于正面 , 比如财富 , 但也有些显然被扭曲、误读 , 乃至妖魔化 。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在行骗时打着阿里PX的旗号 , 因为在都市公众眼中 , 阿里PX已经成为新的财富和地位象征 。
抛开网上的偏见 , 真实的高P是怎么样的?
多数情况下 , 阿里高P员工是技术专业人才的代名词 。能成为P8 Java技术专家 , 不仅要有优秀编程能力、系统设计能力 , 还要有技术视野和业务洞察力 , 关键时刻能跨行业带团队 。而在学历要求上 , 高P基本人均硕士985 。
入职阿里不是容易的事情 。据某互联网大厂负责招聘的Hr说 , 互联网公司招聘都是掐尖 , 即便百度如今总是被舆论开除出BAT之列 , 人才招聘的最低标准也是本硕985 。阿里的招聘没有明确过学历要求 , 但据一名阿里求职者说 , 普通一本学历至少要有5年工作经验才满足社招标准 , 职级是最基础的P5、P6 。
而从低P升高P , 要满足KPI考核 , 一大要求是“皮实” 。大文娱P7吴新解释说 , “阿里的工作强度大 , 压力大 , 习惯就好” 。前P7员工李乐去过创业公司 , 待过好几家互联网公司 , 据他说 , 没见过比阿里更辛苦的公司 。“996是正常 , 见过同事大年初一临时被叫去加班 , 一起加班的人里面有一名孕妇” , 而他在阿里待了5年 , 一度因为工作压力引发抑郁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