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蚂蚁的高光与隐忧( 四 )


但蚂蚁的毛利率从2017年的63.7%減少到2018年的52.3% , 抛开上市带来的收益不说 , 蚂蚁的毛利率高 , 但净利率并不算高 。2019年 , 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760.02亿元 , 其中净利润3134亿元 。同期 , 蚂蚁营收1206亿元 , 净利润为180亿元 , 远低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净利率水平 。
蚂蚁作为平台 , 其核心竞争力科技服务主要指支付宝的流量、智能商业决策系统、联合风控、产品、技术等能力 。不管是核心业务微贷还是创新业务 , 极少直接参与放贷收取利息的高回报环节 , 只提供用户推荐、联合风控的能力 , 本质上是利用技术赚取中介费或者用户匹配引流费 。
没有参与到回报率最高的环节外 , 蚂蚁的用户群体本身也不具备高回报的条件 。无论是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还是普及率较高的消费贷 , 其单价金额远比传统金融机构要低 。比如 , 花呗的最低授信额度低至1000元 , 用户的平均余额仅为2000元 , 在个人用户40天的免息期下 , 基本上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暴利无缘 。
作为中国最大的科技金融独角兽 , 外界自然无须担心蚂蚁未来市值的增长可能 。但财报中的风险因素在时刻提醒着 , 蚂蚁还需要加强探索并拓展业务边界 , 增强盈利能力 , 才能走出下一阶段的增长曲线 。
如同招股书中所强调 , 蚂蚁脱胎于阿里数字经济体 , 致力于推动中国商业与服务业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万亿巨头所打造的金融科技平台 , 终将成为阿里未来布局的一部分 。
【本文作者李玲 , 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 ,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 , 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