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VS李宁:富二代和穷小子爱恨厮杀( 六 )


 

安踏VS李宁:富二代和穷小子爱恨厮杀

文章插图

北京奥运会,虽然中国代表团的赞助被阿迪达斯抢走,但李宁反手就赞助了中国乒乓球队、体操队、跳水队和射击队四支夺金“梦之队”,还拿下了央视奥运服装独家赞助权,关注度一点也没落下 。
 
第二年,李宁在中国内地销售额反超阿迪,成为了中国市场第二,本土第一名的品牌 。市值也一路飚到创新高的500亿 。
 
安踏VS李宁:富二代和穷小子爱恨厮杀

文章插图

股市有句俗话,利好出尽,就是利空 。
 
从历史上看,每一个王朝的衰败,强大的敌人固然是催化剂,但核心主因,一定来自内部 。
 
北京奥运的热度并没有延续下去,反而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中国消费者对体育的热情,奥运结束后,运动鞋服的消费逐渐恢复正常 。
 
而大多数品牌没能看到这点,奥运会前,中国已经诞生了15个门店数超过3000家的体育品牌,李宁、安踏、特步、361 度、匹克在奥运会前后纷纷上市 。
 
市场饱和伴随消费下降,产生了大量盈利能力低下的门店和大量剩余库存,整个行业进入了为期4年的寒冬,而导致这场寒冬的,就是四个字“库存危机” 。
 
此刻李宁,在最错误的时间,做出了最错误的抉择 。
 
2010年,意识到品牌开始老化的李宁,启动了一次极为彻底的品牌重塑运动 。
 
这场运动史称“90后李宁”,主要的举措包括:
 
1、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新slogan:“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
 
安踏VS李宁:富二代和穷小子爱恨厮杀

文章插图

2、提出90后李宁概念,拥抱年轻人,时尚化 。
 
安踏VS李宁:富二代和穷小子爱恨厮杀

文章插图

3、提高价格,将重心放到一线城市与耐克阿迪正面开战
 
4、换掉了沿用20年的李宁logo
 
企业做错一个决策很正常,难的是一口气连着做错4个决策:
 
首先,“让改变发生”是一个英文化的表达,读起来十分拗口,和“一切皆有可能”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其次,当时最年长的90后才20岁,还未形成完整的消费力,年轻人也更认可阿迪耐克 。李宁看似拥抱了90后,其实反过来抛弃了陪着李宁长大,最死忠的70后、80后消费者 。
 
再次,提价不代表提档次,更不代表你能和国际大牌对抗,高端品牌向下兼容容易,中端品牌向上兼容很难,李宁长期定位中端,没有提价的资本,一线没有涨起来,三四线市场彻底崩盘 。
 
最后,在库存大量堆积的情况下换新logo,等于直接报废一批原有产品,激化库存问题 。
 
其中尤以第四点最为致命 。李宁说到底还是一个服装公司,服装行业最重要的就是低库存,高周转,才能把成本收回来 。李宁的库存周转时长几乎达到安踏的2倍,庞大的库存让终端加盟商失去了进新货的动力,
 
我个人从那时起就很少逛李宁门店了,因为杂志上再漂亮的新款战靴,店里也买不到 。
 
屋漏偏逢连夜雨,李宁的背运还没完 。李宁在西班牙的授权生产商宣告破产,波特兰设计中心雇员流失,与美国合作伙协议终止,李宁轰轰烈烈的国际化宣告失败 。
 
安踏VS李宁:富二代和穷小子爱恨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