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拒交门”暂告一段落,但汽车销售渠道变革还远未终结( 三 )


因此 , 此次拼多多团购购车事件中 , 特斯拉在明明拿到了全部车款、直接利益似乎并未受损的情况下 , 依旧表现得“咄咄逼人”有其考量——因为一旦让拼多多开了这个头之后 , 如果更多的电商平台开始自主介入汽车销售 , 无论是特斯拉所坚持的直营模式 , 还是传统经销模式 , 都会受到极大冲击 。
经销之困
2013年5月 , 特斯拉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设了第一家线下门店 , 中国汽车销售市场首次接触到“直营”概念 。
此后几年间 , 特斯拉的追随者们涌现 , 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兴电动车品牌在成立之初 , 都遵循了特斯拉式的直营模式 。而另一边 , 传统经销模式随着汽车市场的沉浮 , 经历着爆发、承压、收缩的曲折发展历程 。
从1999年广州本田的第一个4S店诞生开始 , 4S模式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 , 一直以来 , 这一模式都是国内以及全世界普遍通用的汽车销售模式 。
在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 4S店曾经有过一段躺着赚钱的黄金时代 , 销售网络开始迅速扩大 。在汽车整体销量高速增长的2009-2014年间 , 4S店网店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46% 。
2016年 , 英国《金融时报》曾刊发了一篇题为《麦当劳式4S店经销行为 , 威胁中国汽车产业健康》的观察性报道 , 其写道:“在中国(2016年) , 通用、大众和日产共有8400多家经销商 , 与麦当劳、肯德基和星巴克在当地拥有的8600家门店相差无几 。这还不包括其他5个海外汽车品牌——本田、丰田、标致雪铁龙、福特和现代——在华的5100家经销商 。”
4S店的野蛮生长之势可见一斑 。
4S店几乎垄断汽车销售渠道 , 问题随之出现 , 4S店被不少消费者诟病“店大欺客”——购买一辆车时 , 除了车辆本身的售价 , 消费者还不得不为各种花样繁多的明目付费 。比如说 , 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按揭买车 , 这时4S店通常会收取金融服务费、上牌费、保险费等 , 并且大多数情况下 , 4S店收取的保险费都高于市场价 。
此外 , 不少4S店在售卖热门车型时 , 还会搭售一个“销售包” 。一位温州地区资深汽车服务从业者对「资本侦探」透露 , 该地区在进行汽车售卖时 , 通常会在全国统一价之上搭售一个一万块的礼包 , “你如果要买裸车 , 那么不好意思得订车 , 订车要多久就不知道了” 。
但随着汽车市场整体增长放缓 , 尤其是从2018年开始 , 我国汽车市场年度销量出现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 并且延续至今年 , 车市出现长达16个月的负增长期 , 汽车经销商遭受重创 , 4S店出现大面积退网 。
去年10月 ,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发出《致乘用车生产企业的倡议书》 , 指出 , 在2018年有53.5%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 , 到了2019年上半年 , 比例更是达到了71% 。
汽车经销商夹在主机厂与市场之间 , 处境逐渐艰难 。因为主机厂掌握话语权 , 经销商们不得不接受主机厂“压货” , 或是将热门车型与难卖车型搭售;另一边 , 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 , 经销商们不得不选择降价促销 , 因此仅依靠卖车获得的利润更加微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