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单骑难救主,百胜赴港寻翻身( 二 )


概括来说 , 当前百胜中国的现实是肯德基门店越来越多 , 销售额占比越来越高 。虽然多元化口号喊了很多年 , 结果却是路越走越窄 , 营收结构越来越单一 , 开始从餐饮集团向单一餐饮品牌塌缩 。
多元化举步维艰
尽管百胜中国近年宣称是在进行多元化 , 但从上文也能够看到公司的多元化并不顺利 , 正陷入品牌越多营收越单一的困境 。
究其原因 , 和旗下品牌定位偏差 , 以及公司本身施力偏差有关 。
公司的核心业务肯德基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的国际餐饮品牌 , 在1987年 , 改革开放初期就进入了市场 , 且目前在国内门店数遥遥领先 , 总体发展态势也还不错 , 虽然也面临着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 , 从增长数据可以看到同店销售增速也比较迟缓 , 但在近7000家门店的情况下这个增速也不是不能接受 。
回顾肯德基的发展史可以发现 , 公司在进入中国后非常积极的进行本地化尝试 , 推出过很多讨论热度很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 。
尽管这些产品并不都是成功的 , 但肯德基至少尝试了去迎合国内消费者饮食习惯 , 这与品牌在其他其他国家固守炸鸡的路线并不相同 , 有针对性的策略自然也能获得比较好的结果 。
与此同时 , 肯德基近年在营销层面也下了很大功夫 , 为了应对品牌老化的问题 , 通过与在线游戏联动尝试尽可能多的触达年轻消费者群体 。
仅在这几年 , 肯德基在手游界就与大热的《明日方舟》、《奇迹暖暖》等游戏有联动 , 且都在微博上有很好的热度 。
PC游戏方面肯德基的合作则要更加深入一些 。除了此前与史克威尔公司的《最终幻想14》在全球范围进行联动之外 , 公司与当前最为火爆的《英雄联盟》也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目前不但《英雄联盟》的游戏内角色出现在了肯德基的网站以及产品包装上 , 品牌自身形象也会出现在游戏内 , 以及每一场国内职业联赛的直播中 , 媒体曝光度极为惊人 。
相较于主要竞对麦当劳 , 肯德基在品牌年轻化这一点上无疑是比较积极甚至是有些激进的 , 公司尝试触达年轻人 , 驱动品牌年轻化的战略目标十分明显——当然 , 这也是有效果的 , 从疫情中公司同店数据仅下滑11% , 客单价反增18%的表现就能看出这家“老西餐店”吸引力仍在 。
但相比较之下 , 必胜客的表现就很不乐观了 , 营收缓慢下滑 , 客单价持续下跌 , 其内在原因是过于模糊的品牌定位 。
必胜客的分类为休闲西餐厅 , 这是一个偏低端的定位 , 可菜品价格偏高 , 这与早年中国消费者对西餐认知模糊 , 不清楚西餐标准有关 , 彼时通过高定价提高品牌价值也不少见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众多西餐品牌进入国内 , 消费者对此熟悉程度快速提升 , 必胜客自相矛盾的思路就成了桎梏 。
相较于专精外卖的达美乐披萨而言 , 必胜客的外送服务不够好 , 可相较于执着于“亲民价格”、“平民西餐”的萨莉亚 , 必胜客的价格又太贵 , 多元化的菜品又竞争不过专精于单品的品牌 , 至于精致程度与用餐体验更是无法与中高端的西餐厅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