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版 海捞瓷元青花梅瓶大赏( 二 )


目前所见的人物故事有“昭君出塞图”、“周亚夫屯军细柳营”、“三顾茅庐”、“四爱图”、“鬼谷子下山图”等 。毕竟在元代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瓷器的烧造难免会留下相对粗糙和随意的一面 。由于受制瓷工艺技术的限制及窑炉温度控制的不确定等因素干扰,大件的元青花瓷器极易变形,而使用进口钴青料烧制的器物固然呈色浓艳,但却多晕散,聚釉处还会留有褐色的结晶斑 。极大的限制了工匠的艺术创造,因此成功的人物纹青花瓷器便弥足珍贵 。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墓曾出土了一件青花“四爱图”梅瓶,可见其在明代时即被皇 族国戚和王公大臣视为宝物,亦或是朝廷赏赐之物,代表了相当的身份地位 。此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整体造型端庄挺拔,丝毫没有元青花瓷器中常常出现的大气有余而规整不足的现象,绘制人物精致细腻,表情描绘恰到好处,它在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各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体现了景德镇制瓷工匠高超绝伦的技术 。

收藏版 海捞瓷元青花梅瓶大赏

文章插图
民间元青花的收藏鉴赏,应该是一件严谨严肃的事情,如果判断错了,会影响一大片收藏爱好者们的意识,正确引导民间收藏是一件大事,千万不要盲目听从一些“外行专家”的错误鉴定,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作为收藏者,没有比较靠谱的鉴别知识,千万不要独立购买收藏,因为,制作仿品的人有可能比你的鉴赏水平要高的多 。笔者的标本和藏品,从不保守,每次展览都可以让我们的会员任意选择上手研究讨论拍照,我的所有藏品来源,都是通过我们俱乐部会员和爱好者们传递的消息得来,每一件元青花都要通过我们仔细鉴别、商量价格、购买集中到一起的,这些年,我经过了15次大小公开展览,参与举办了7次元代瓷器专项展览,我就是通过这些展览机会,结识了很多有眼力的爱好者和收藏圈的朋友 。事实证明,我们元青花俱乐部的收藏水平得到了普遍认可,这也是民间收藏研究元青花的一个缩影 。由于社会上的仿品比较多,有很多仿的比较好的元青花,欺骗了很多元青花爱好者,我们有必要把元青花的事情说说清楚 。
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窑烧的,而如今大多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这两种技术不一样,釉质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也有所不一样 。格外是釉中气泡的构成进程上,它是不一样的,古代柴木窑烧的气泡要显得巨细不一疏朗,气泡亮堂 。而现代气窑烧的气泡较细小巨细相间,不透亮 。这仅仅相对而言,也不能扫除现代造假者用柴木窑拷贝的器物,还得在器形、纹饰等各方面深化研讨,致使判别 。
【收藏版 海捞瓷元青花梅瓶大赏】青花瓷器以釉下钴蓝彩绘装饰为主 。元青花瓷在彩绘方面有两种技法:一是白地绘彩,即图案花纹以青料描绘出来,这是青花瓷器的主流 。二是青花拔白,即以青料作为地色或辅助花纹,主体图案花纹是以露出的白瓷部分呈现,这种类型在元青花瓷中虽然有一定的数量,但和白地蓝花相比则属于极少数,主要应用在大盘大碗一类大件器上 。除了以上的两种彩绘方法,元青花还有采用镂雕及堆贴等的附加装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