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促消费,商品怎么不大幅降价呢?( 三 )


2012-2018年 , 一线城市优质零售物业空置率整体下滑 , 租赁成本整体上升 。2019年以来 , 大量企业退出 , 零售物业空置率快速提升 , 租赁成本才得到有效控制 , 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中长期来看 , 只有坚持房住不炒 , 控住房价 , 才能控住租金 。

内循环、促消费,商品怎么不大幅降价呢?

文章插图
(3)简政放权 , 降制度性成本
还有一些成本属于制度性成本 , 如地方保护主义、多头监管、标准混乱、垄断、不公平的市场准入、不成熟的信用环境等 。这类成本 , 阻碍了资源自由流动 , 降低了市场经济效率 , 主要通过“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行消除 , 核心要义是促进市场竞争、推动资源自由流动 。
(4)其他成本 , 缓缓图之
其他如税费负担、物流成本、能源成本、人力成本等 , 涉及到收入分配、效率提升、能源与环境约束等问题 , 只能缓缓图之 。
诸如研发支出、资本折旧等 , 从转型升级的角度看 , 不仅不能降低 , 还需要持续加大投入 。
转型增效 , 释放科技潜力
降成本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再分配 , 这就决定了降成本的空间是有限的 。既然空间有限 , 降成本就不可能成为落后企业、落后产能的保护伞 。
宏观层面降成本只是一个缓冲垫 , 企业发展只能寄希望于转型升级 , 要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 。当前 ,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趋于成熟 , 已经让市场看到了科技赋能产业的巨大潜力 。
从促消费、内循环的视角看 , 技术升级的目的 , 既要着力于补足“卡脖子”技术短板 , 就特定技术实现进口替代 , 又要持续降本增效 , 为降价留足空间 。很多人不喜欢这种“内卷化”的技术升级 , 但内卷的目的是外卷 , 中国的产能是为世界准备的 , 通过技术升级持续降本增效 , 是中国制造保持全球竞争力的立足根本 。
此外 , 我们时刻要牢记 , 消费品的价值构成 , 除了成本 , 还有品牌 。促消费 , 除了降成本 , 还要提升品牌价值 。就中国制造企业而言 , 品牌升级的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升级 。
【内循环、促消费,商品怎么不大幅降价呢?】【本文作者薛洪言 , 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授权发布 ,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 , 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