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下IPO定价惹争议 买方机构抱团压价利益链曝光

【注册制下IPO定价惹争议 买方机构抱团压价利益链曝光】 _原题为:注册制下IPO定价惹争议 买方机构抱团压价利益链曝光
摘要【注册制下IPO定价惹争议 买方机构抱团压价利益链曝光】有关拟上市公司IPO报价潜规则的议论甚嚣尘上 。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开启,取消了IPO发行23倍市盈率的限制,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却也衍生出买方机构抱团压价、新股定价较投价报告的低折扣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部分新股低价发行仍然是基于企业的基本面出发 。(中国经营报)
由于IPO募资额创下科创板新低,一则拟上市公司的发行公告引起轩然大波 。
9月15日晚,上纬新材公告称,IPO发行价为2.49元/股,预计募资总额为1.0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预计募资净额为7004万元 。而该公司原计划募资2.16亿元,201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8724.84万元 。除了募资情况不达预期,其确定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为12.83倍 。
一时间,有关拟上市公司IPO报价潜规则的议论甚嚣尘上 。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开启,取消了IPO发行23倍市盈率的限制,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却也衍生出买方机构抱团压价、新股定价较投价报告的低折扣 。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部分新股低价发行仍然是基于企业的基本面出发 。
IPO定价生态
根据上纬新材9月15日公布的发行公告,该公司预计募资金额尚不足其2019年的净利润,其发行市盈率、募资金额均创下科创板最低纪录,这让整个投行圈颇为感慨 。其实,在新股供求关系、制度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新股低价发行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但定价链条上存在一些并不单纯的市场行为,上纬新材的募资情况只是目前IPO定价生态中的缩影 。
实际上,上纬新材差一点就与上市无缘 。按照发行价格计算,上纬新材上市时的市值约为10.04亿元,刚刚满足科创板上市标准的最低要求(市值不少于10亿元) 。询价结果如果再低1分钱,上纬新材就将成为首只因达不到上市标准而上市失败的公司 。上纬新材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申万宏源 。
对该公司定价过程中,不难看到机构抱团询价的情形 。根据上纬新材公告内容,415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6954个配售对象符合询价条件,其中399 家管理的6903个配售对象报价统一为2.49元/股,占比超过90% 。
最近一段时间,新股募资不达预期、低价发行的案例并不少见 。据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有30家IPO企业募资金额不及预期,上半年只有18家 。同时,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主承销商提供的投价报告建议区间下限的基础上,询价机构报价折扣率已经降到了2~3折,某医疗公司发行价较投价报告建议区间下限的折扣甚至低至1.7折 。
这一过程中,买方机构抱团询价、压低上市公司发行价格的利益链条已受到诸多争议 。在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看来,之所以出现抱团压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现在新股供求关系已经改变,IPO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剔除报价最高的部分”这一报价规则反过来成为了压制发行价甚至串通报价的重要因素 。
他举例说,对机构来说,比市场均价高几分钱都可能被划到被剔除的前10%最高价范围内,那就必须要打听其他询价对象的报价情况,发行人什么质地不重要,不要做报价的离群者才更重要 。“在市场报价中枢水平上报价,可以确保拿到新股获得挣钱机会,而稍报高几分钱就可能被剔除,失去挣钱机会 。” 他认为,这种报价机制,并不能体现发行人合理价值所在 。
不过,王骥跃也谈到,在每周发行十几家近二十家新股的时候,新股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出现了买方市场,发行价自然就会被压低 。这是正常市场规律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