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定:画作结合钦印、题跋方可验明正身

【钧窑鉴定:画作结合钦印、题跋方可验明正身】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 。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亦称“均窑”、“钧州窑” 。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 。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以小白峪历史最早,唐代已烧黑釉带斑点器物,时称“花瓷”,对宋代紫红斑点装饰有直接影响 。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美如晚霞 。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 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绝大多数窑均烧窑器物,天蓝、月白釉较多 。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三彩、红绿彩等品种,其中以扒村窑质 量 最 好 。钧窑,传世不多,评价甚高 。

钧窑鉴定:画作结合钦印、题跋方可验明正身

文章插图
钧窑瓷器由于在宋代是皇宫的专用瓷,数量和造型受到宫廷的严格控制,而钧窑的浑然天成的艺术价值也是人们所青睐的,所以在拍卖市场上一直受到藏家的厚爱,价格呈现了稳中有升的趋势 。
宋钧的出现和唐钧有密切的关系 。钧窑早期还受到汝窑的工艺技术影响,当其自身特色逐步形成后,开始影响包括汝窑在内的周边窑场,并形成规模较大的钧窑系 。钧窑刘家门与禹州城内两个钧瓷区之间似有一定的承袭和对应关系 。
钧窑鉴定:画作结合钦印、题跋方可验明正身

文章插图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钧窑很特别 。如果以“谦谦君子”来形容其他瓷器,那么钧窑无疑就是“名 门贵妇”了 。相比其他瓷器单色釉的温润素雅,钧窑则绚丽多彩 。它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在五大名窑中独树一帜 。
事实上,钧瓷成为“玫瑰紫”、“海棠红”的“官钧瓷”只是北宋晚期的事情,早期的“民钧瓷”才是它的鼻祖 。观察分析不同阶段的钧瓷釉色,可以发现:钧瓷釉色经历了从早期烧造以天蓝色为主、多色交融的“雨过天晴云破处”状的钧瓷,到烧造出纯净一色的“雨过天晴”状的钧瓷和偶然得到夹杂紫红斑的钧瓷,再到刻意烧造多种纯色钧瓷的过程 。从钧瓷釉质呈色看,钧瓷是在唐代鲁山窑的影响下,窑工创烧出先施加褐色护胎釉再整体施加“花釉”的早期钧瓷 。这一时期的钧瓷,从目前能够见到的现存钧瓷器物及瓷片标本看,釉色大多是在蓝色基调上呈现乳白、灰黑等多种如行云流水般的交融釉色,这种釉色与部分唐代鲁山窑“花瓷”上的花斑釉呈色相同,也与大多数清代仿钧瓷的“炉钧釉”呈色类似 。笔者所藏的两件钧瓷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器物 。在创烧早期钧瓷之后的漫长时段中,窑工逐渐摸索出纯净釉料的获取方法,成功烧造出温润纯净的天蓝、月白等多种纯色钧瓷 。
钧窑鉴定:画作结合钦印、题跋方可验明正身

文章插图
钧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主要釉色有月白、天蓝、紫红等,胎重釉厚 。此瓶为宋钧窑的民窑产品 。民窑器物形制多为碗、盘、瓶、罐之类生活用品,釉色以天青或天蓝釉居多,无官钧之玫瑰紫和海棠红色 。此瓶造型别致,釉色匀净,为民窑中较好的作品 。
钧窑瓷器是北宋时期的一种青瓷,它十分特殊 。与一般青瓷不同的是,钧窑瓷器的釉结晶结构是纤维状的,在纤维结晶以及玻璃状均质结晶之间有着很大气泡,这些气泡就造成了钧窑瓷器釉面上的橘皮棕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