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提醒:男孩一定不可以溺爱


爱孩子,那是做父母的天性 。但是,万不可溺爱,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千万不要让溺爱成为男孩成长的毒药 。
教育男孩,最怕溺爱 。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男孩,别指望他会有出息 。爱孩子,只能放在心里,表现出来的时候,该狠还是要狠一点 。要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头,也不要对孩子的要求全部给予满足 。一味的溺爱,以孩子为中心,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因为“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
【亲宝提醒:男孩一定不可以溺爱】有这样一件不幸的事:年迈的父亲用榔头猛击熟睡中的儿子的头部,导致儿子数日 。儿子躺在医院,父亲精神恍惚,剩下一个老母亲,守着一个破碎的家庭伤心操劳,而这不幸的发生与父母对儿子的溺爱有着直接的关系 。
这对夫妇中年得子,对儿子是百般疼爱,从来都是什么都依着儿子,他要什么就给什么 。儿子是个较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和人交往,学习成绩也平平,但这并不影响做父母对他的爱 。
高中毕业了,儿子没考上大学,父母将他送到一所大学去读了两年书,从来没有离开过身边的儿子是他们时刻的牵挂,夫妻俩每个星期都要到儿子的学校去看他,生怕他有什么不适应 。
大学毕业了,做父母的并不鼓励儿子主动去找工作,他们对儿子说:你是大学毕业生,可以找份好点的工作 。意思就是不能让儿子累着了、苦着了 。于是,儿子也就心安理得的在家过了两年,但是什么工作也没找到,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不得已,做父亲的给儿子找了份很普通的工作,儿子去上了不到一个月的班就回来了,说是不适应,而这一回来,就在家待了4年,4年中不出家门一步 。
儿子刚回家那阵,父母怕他在家寂寞,给他买了电脑,从此,儿子就生活在了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再也不出来了 。每天,从入夜开始,儿子就开始在网上泡着,第二天早上才开始睡觉 。他在网上做些什么,做父母的一点也不知道,因为儿子的房间从来不要他们夫妇进去 。平时两代人之间基本上不交流,儿子也从不跟父母一起上街,他需要什么,也不跟父母说,只是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让父母给他带回来 。有一次,儿子要父亲给他带东西,父亲忘了,儿子于是大发脾气,把家里的电视机都砸坏了 。
对儿子的这些行为,做父母的十分担心,但是却没有反对,只是一味由着他,但是想起老两口年纪一把了,这么下去,儿子的以后怎么办呢!父亲为此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了,心中的压抑堆积起来,得了忧郁症 。父亲住院了,儿子也不出门,更不去医院看望,而母亲不得不在照顾了丈夫之后又回家给儿子做饭 。
也许是因为对儿子失望,也许是一时的想不开,父亲在出院回家那天早上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惨剧 。
上例中惨剧的发生,都是父母溺爱的结果 。这样的男孩,如此自闭、冷漠、寡情、无能,几乎等于一个废人,更谈不上什么男子汉了 。这是孩子的悲剧,更是父母的悲哀 。
一般来说,在家庭中,家长溺爱孩子,最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待遇
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独生子等原因,男孩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
(2)轻易满足
有的父母对儿子的要求无原则地满足,儿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有的父母甚至不顾给自己造成沉重的负担,满足儿子过分的需求 。这种男孩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而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