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 时令大暑养生同行

大暑节气已经到了 。天气酷热是大暑天气的一大特点 。大暑又是夏季三伏天的开始 。那么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暑节气的气候热点和大暑养生的一些疾病预防措施 。大家一起来看下文吧 。
大暑节气
大暑在一年中是最热的季节 。大暑在三伏前后 。在很多的地方 。大暑气温大都在40度左右 。在这酷热的季节里 。防暑降温一定要做好 。
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 。故名曰大暑 。”
大暑时节即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 。我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 。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 。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 。雨不会下到这里 。若闪电在西方 。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 。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
人们也常把夏季雷阵雨很多 。有诗句“西北雨 。落过无车路 。”形象地形容了夏季雷阵雨的快 。有时这边下雨那边晴 。
夏季气候炎热 。酷暑多雨 。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 。心气易于亏耗 。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 。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 。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 。多为中暑先兆 。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 。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 。有条件的人 。进入夏季后 。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 。清解湿热之方 。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 。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 。甘草3克 。水煎代茶饮 。也可在暑热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 。阳气最盛的时节 。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 。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 。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 。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 。重点防治 。
大暑养生
中暑
大暑节气气温很高 。人们经常会出现中暑的现象 。中暑的症状主要是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口渴等 。一些体弱的人群是高危人群 。
预防
备好防晒用具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如果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 。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补充水和盐 。必要时到医院治疗 。
热伤风
夏天为了散发热能 。人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 。这时人们往往会开着空调、风扇入睡、用凉水冲浴 。导致毛细血管突然收缩 。就会打破机体平衡 。导致热伤风 。其主要症状是发烧、咳嗽、咽痛、咳痰、鼻塞、流涕、全身乏力、酸痛等 。中青年、老年人、儿童都是高危人群 。
预防
第一 。不要过度疲劳 。
【大暑节气 时令大暑养生同行】第二 。要起居有度 。晚睡早起 。中午尽量少出门 。睡个午觉 。
第三 。注意饮食调养 。多吃西瓜、绿豆汤等清凉食品 。但小孩和老人不要过食寒凉的食物 。
肠道疾病
夏天气温升高 。人们睡眠不足 。加上长时间吹空调 。抵抗力自然就下降了 。会给各类致病菌以可乘之机 。细菌、病毒、不洁食物 。是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 。如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霉菌性肠炎 。饮食不规律、肠胃不好的人更要注意 。
预防
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不要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 。杜绝生吃海产品 。用来切熟食的刀、板 。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