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介绍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二 )


冬至的养生
冬至是一年中天地阴阳气运转接的关键时刻之一 。也是人体内阴阳气转接的关键时刻 。此时阴盛阳衰 。阴极生阳 。一阳萌动 。所以中医养生理论特别重视冬令进补 。冬令进补多选择从冬至开始 。可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 。消耗相对减少 。进补后可发挥最大的药效 。且可保存封藏最长的时期 。此外 。古曰:“秋冬养阴” 。特别是阳虚的人们 。冬季补湿补阳气的同时 。也应重视养阴 。补耗人体的阴精 。阴精的充沛 。也有利于阳气的生长 。还应注意的是 。许多宿疾最易在这一时期发作 。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在这时期的发病率相当高 。
饮食进补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 。以敛阳护阴为根本 。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具体的是应遵循增加热量;少食咸、多食苦;辨证施补等基本要领 。增加热量就是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 。按科学的分析 。此时所需比起秋季需要的能量要高出10%—15% 。少食咸多吃苦的道理是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 。肾经主咸 。心主苦 。从中医五行理论说 。咸胜苦 。则肾水克心火 。使原本就偏亢的肾水更亢 。使心阳的力量减弱 。所以宜食些苦味的食物 。以助心阳 。如《旧时调摄笺》曰:“冬月肾水渐成 。恐水克火 。故宜养心 。”辨证施补是阴虚之人多食补阴的食品 。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蔬菜、水果、鱼类等清淡食物;阳虚之人宜多食温阳食品 。如韭菜、狗肉等;气虚者应食人参、莲子、淮山、大枣等 。血虚者应食荔枝干、黑木耳、水鱼、羊肝等;阳虚者宜食水果、蔬菜、苦瓜 。忌狗肉、酒等辛热食物 。血瘀者宜多食桃仁、油菜等;痰湿者多食萝卜、紫菜、海蜇、扁豆、白果等;气郁者少饮酒 。多食佛手、橙、陈皮等 。
家庭养生汤品宜栗子冬菇鲜鸡汤、茨实北芪猪瘦肉汤、黑豆圆肉鱼头汤、红萝卜、红枣猪横月利汤、芝麻黑豆泥鳅鱼汤、女贞子黑枣牛月展汤等 。
冬至养生有五大注意事项
12月22日便迎来一年一度冬至节气 。冬至前后被人们誉为进补的最佳时期 。然而冬至养生主要包括起居、养心、药物、饮食、进补禁忌等五个方面 。
一、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 。应早睡晚起 。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 。同时也要多穿衣服 。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 。
“起居有常 。养其神也 。不妄劳作 。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 。就能保养神气 。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除了保证夜间睡眠 。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 。但要避免睡时着凉 。其次 。要注意防风防寒 。再次 。冬至节气宜在白天多晒太阳 。以利阳气的生长 。
冬至时节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 。避免损伤阳气 。可选择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
二、壮不竞时 。精神灭想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 。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 。心底宽自无忧 。冬季养生 。要静神少虑 。保持精神畅达乐观 。不为琐事劳神 。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 。积劳成疾 。
三、固先天之本 。护后天之气
冬令气候趋寒 。天地阳气潜藏 。应之人体 。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 。在这个阶段 。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 。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
药物养生应以固先天之本 。护后天之气为主 。所谓“先天之本”即肾为先天之本 。生命之根 。肾气充盛 。机体代谢能力强 。人的衰老速度缓慢;所谓“后天之气”指脾胃为后天之气 。又是气血生化之源 。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 。所以 。这个季节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 。用药原则应遵循:多补少泻;药宜平和 。药量宜小;注重脾肾 。兼顾五脏;分类论补 。调整阴阳;掌握时令 。观察规律;多以丸散膏丹 。少用水煎汤剂;药食并举 。因势利导 。如此用药方能补偏救弊 。防病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