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养生 小满时节注意“三做四避免”

天气越来越热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要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节气 。每一个节气有着不同的特点 。同样的养生方法也是有着极大的不同 。那么我们在小满节气应该注意哪些呢?不要着急 。接下来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中医学上讲 。人体养生要顺应天时 。顺应自然界的生长收藏 。例如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 。古人称之为“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可见此时人体的阳气也只是小满 。保健养生需要掌握分寸 。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 。小满节气养生常识:“三做四避免” 。
小满节气要避免
1、睡太晚
此时不能太夜卧早起 。深夜吃喝应酬、观剧熬夜等建议大家先不要做 。
2、卧湿寒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 。雨量增多 。但早晚仍会较凉 。气温日差仍较大 。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 。所以要避免贪图凉快而着凉受风 。尤其是晚上睡觉时 。
否则寒湿邪气停留肌肤 。郁而化热 。易引起风疹、湿疹等皮肤疾病;驻留关节 。容易引发各类风湿性疾病等 。
虽然现在一般不会在石头或冷地上睡觉了 。但空调、凉席、冷水澡、短裙等所带来的寒湿未必就小 。
若不慎受湿寒 。可通过运动或热水澡将湿邪祛除 。
3、吃冷食
要尽量避免过于冷凉的外部环境 。同时要让身体保持温暖的内环境 。
进入夏天 。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 。但若不分男女老幼 。皆图嘴巴痛快 。冷饮就会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
尤其是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 。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 。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 。这可是大家常犯的小满时节养生禁忌 。
4、爆脾气
天热人易出汗 。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 。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 。导致心阳更加虚亢 。人也会觉得疲累 。这叫“壮火食气” 。也就是火太壮会消耗掉我们身体里的气 。
因此 。在夏季这种暑气当道的气候条件下 。需要时时关注心火对人体的伤害 。
首先 。就是不要乱发脾气 。火上浇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也提到“使志无怒” 。就是要人注意不要因为心情烦躁而滥发脾气 。“使气得泄 。若所受在外” 。要气之宣泄平和、畅达 。如其所受在外―样舒畅 。
小满时节要做什么
1、吃好食
莼菜甘、寒 。多汁多液 。极补胃阴 。胜在补阴而不助湿碍脾 。与石斛类似 。具有清热 。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 。
鲫鱼味甘、性平 。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 。
鲫鱼补虚 。诸无所忌 。鲜莼菜与鲜鲫鱼做羹食用(不要太咸) 。是夏日凉补的佳品 。更对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所助益 。
自酿桑葚酒饮用也是很不错的 。《滇南本草》载 。桑葚“益肝脏而固精 。久服黑发明目 。”《随息居饮食谱》也说 。桑葚能“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 。
说白了 。就是补肝血、滋肾阴 。对须发早白、耳鸣耳聋、失眠、病后血虚、未老先衰等肝肾亏虚的症状是有补益的 。
2、练好功
《遵生八笺》中说:“运主少阳三气 。时配手厥阴心包络风木 。
坐功
每日寅、卯时 。正坐 。一手举托 。一手拄按 。左右各三五度 。叩齿 。吐纳 。咽液 。
治病
肺腑蕴滞邪毒 。胸胁支满 。心中儋儋大动 。面赤 。鼻赤 。目黄 。心烦作痛 。掌中热 。诸痛 。”
具体方法
每日凌晨三至七点时 。正坐 。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举 。一手手心向下 。用力下按 。各三至五次 。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 。调息吐纳 。津液咽入丹田九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