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的连环画——绘本


不一般的连环画——绘本

文章插图
绘本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孩子教育图书,它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起到关键作用 。想当年我们经历的特殊年代,有的只是连环画小人书,但一点也不逊色于现在的绘本 。可以说是特殊的时代背景,给了我们那一代人享受童年的快乐,得益的是我们这些少年儿童 。相比起连环画,如今的绘本又有哪些不特别呢?
小时候的连环画都是画坛大家所作,直到现在,那些六、七十年代的绘本还一直风行 。当然,那是一个“不正常”的年代,为响应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号召,功底深厚的一代画坛大师们,被迫在他们最好的年华来画连环画,“牺牲”了他们一代人,得益的是我们这些少年儿童 。那时的连环画,并非低幼读物,而是面向广大国民 。从《三国演义》、《西游记》到高尔基的三部曲以及革命斗争故事,皆可入画 。
《抗联小战士》,画得十分厚实,东北老林子里皑皑的白雪,密密麻麻的树,抗联战士穿的臃肿的衣裳,都让人觉得打仗很艰苦,很不容易 。《童年》里捡垃圾的小混混们坐在木栏杆上忧伤又开心的画面,祖母和祖父争执谁的水杯里茶叶放多了的构图,常留心间;《三国演义》我看的是70年代重出的一套48本的,全是大师所做,太漂亮了!人物众多,里面的仗也打得比较频繁,粗黑线条的人物总是船上马下、刀戟生风,英雄大汉个个凝重奔放,潇洒传神 。
绘画大师刘继卣的《鸡毛信》,开启了一代连环画的画风 。《鸡毛信》可能是我儿时翻看次数最多的一本小人书,看完后,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孤独的感觉 。可能跟作者刻画人物的笔法有关系,书中用了十分简洁流畅的白描线条,没有一点赘笔,容易让小孩觉得空旷、感伤 。
从这些童年的绘本读物里,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典故、道德观,更体会到繁缛与简约、写意与白描、工笔与写意、重彩与浅绛的意蕴 。那些中国传统的线条、布局、飞白、走势,人物的动态、静势,每个画面,都常留在心里 。这些感受,在我自己今后的写作中,也派了用场 。一部小说,如同画面,哪些地方需要简单交代,哪些地方需要反复描画吟咏,哪些地方需要留下想象的空间,都有讲究 。与浓墨重彩的效果比起来,我更喜欢简洁流畅的线条 。人生,在线条之中,几笔就完成了,根本不用一遍一遍重复涂啊涂的 。这都是那个时代黑白线条的大师手绘小人书给我留下的至深影响 。
绘本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读物,文字优雅,唯美,感伤配以图画 。当下书中给文字配的图画,有点差强人意 。那些冠以“某某创作室”的绘画作品,执笔者年龄显然都很小,用心程度虽然有,但是画艺稍显逊色 。公鸡画成灰色的调子像只瘟鸡,人和动物都涂成笨笨的实心,压抑滞重 。儿童画看似简单实则最难,对线条和神韵的要求都很高 。没有深厚的功底,练不了这活计 。
【不一般的连环画——绘本】 当下绘画的流行元素,用在绘本童书里也不过分 。时代变了,绘本的风尚也有了改变 。有些童书,已经是现代科技制作的三维立体绘画书了,当描写到鸟语花香时,都有做成花园和植物状的硬纸壳弹出来,还有小鸟啾啾的叫声,非常直观 。技术的发达,弥补了画艺的不足 。没有人还在原始的绘画线条和色彩方面下工夫 。
绘本、动漫、连环画、小人书,尽管外观不同,内核却相近 。它们牵系着不同年代孩子们的成长,给他们看世界的方式刻下了烙印 。人都说,小时候看什么书,就会决定长大以后未来的走势 。看三维绘本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是不是不用戴立体眼镜,看到的世界天生就是立体的?而我们这些看小人书和连环画成长起来的人,是不是一直还沉浸在传统的点线透视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