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全文及功法口诀( 五 )


然筋,人身之经络也 。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岂可容其弛、挛、靡、弱哉 。而病、瘦、痿、懈者,又宁许其入道乎 。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 。
即绵泥之身,可以立成铁石,何莫非易之功也 。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耳 。故阴阳为人握也,而阴阳不得自为阴阳 。人各成其人,而人勿为阴阳所罗 。以血气之驱,而易为金石之体 。内无障,外无碍,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来 。然此君功夫,亦非细故也 。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至药物器制,节候岁月④,饮食起居,始终各有征验 。
入斯门者,宜先办信心,次立虞心,奋勇坚往,精进如法,行持而不懈,自无不立跻⑤圣域矣 。
般刺密谛曰,此篇就达摩大师本意,言易筋之大概 。译而成文,毫不敢加以臆见或创造一语 。后篇行功法,则具详原经译义 。倘遇西竺高明圣僧,再请琢磨可也 。
膜 论
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共成其一身也 。如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 。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血气者为大要也 。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随阴阳之所至,而百物生焉,况于人生乎,又况于修炼乎 。且夫精气神为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 。
此法必先炼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 。
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炼有形而弃无形,更不可 。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 。设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者化而无形矣 。是故炼筋,必须炼膜,、炼膜必须炼气 。然而炼筋易而炼膜难,炼膜难而炼气更难也 。先从极难,极乱处立定脚根,后向不动、不摇处认斯真法 。
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 。护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闭其邪恶不正之气 。勿伤于气,勿逆于气,勿忧思悲怒以损其气 。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 。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 。能起能张,则膜与筋齐坚齐固矣 。
如炼筋不炼膜,而膜无所主;炼膜不炼筋,而膜无所依;炼筋、炼膜而不炼气,而筋膜泥而不起;炼气而不炼筋膜,而气痿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筋⑥络 。气不能流串,则筋不能坚固,此所谓参互其用,错综其道也 。
挨炼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务使周身之膜皆能腾起,与筋齐坚,着于皮,固于内,始为子母各当 。否则筋坚无助,譬如植物,无土培养,岂曰全功也哉 。
般刺密谛曰:此篇言易筋以炼膜为先,炼膜以炼气为主 。然此膜人多不识,不可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 。脂膜,腔中物也 。筋膜,骨外物也 。筋则联络肢骸,膜则包贴骸骨 。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膜劲于肉 。膜居肉之内,骨之外 。包骨衬肉之物也 。其状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乃曰全功 。
内壮论
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 。内与外较,外勿略也 。内壮言坚,外壮言勇 。坚而能勇是真勇也 。勇而能坚是真坚也 。坚坚勇勇,勇勇坚坚,乃成万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刚之体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