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全文及功法口诀( 六 )


凡炼内壮,其则有三,一曰守此中道 。守中者,专于积气也 。积气者,专于眼、耳,鼻、舌、身、意也 。其下手之要,妙于用揉,其法详后 。凡揉之时,宜解襟仰卧,手掌着处,其一掌下胸腹之间,即名曰中 。惟此中乃存气之地,应须守之 。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弛,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后绝其诸妄念,渐至如一不动,是名曰守 。
斯为合式 。盖揉在于是,则一身之精气神俱注于是 。久久积之,自成庚方一片矣 。设如杂念纷纭,弛想世务,神气随之而不凝,则虚其揉矣,何益之有 。
二曰勿他想 。人身之中,精神气血不能自主,悉听于意,意行则行,意止则止 。手中之时,意随掌下,是为合式 。若或弛意于各肢,其所凝积精气与神,随即走散于各肢,即成外壮,而非内壮矣 。揉而不积,又虚其揉矣,有何益哉 。
三曰待其充周 。凡揉与守,所以积气 。气既积矣,精神血脉悉皆附之守之不驰,揉之且久,气惟中蕴而不旁溢 。气积而力自积,气充而力自周 。此气即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者,是吾浩然之气也 。设未及充周,驰意外走,散于四肢,不惟外壮不全,而内壮亦属不坚,则两无是处矣 。
般刺密谛曰,人之初生,本来原善 。若为情欲杂念分文,则本来面目一切抹倒,又为眼、耳、鼻、舌、身、意分损灵犀、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达摩大师面壁少林九载者,是不纵耳目之欲也 。耳目不为欲纵,猿马自被其锁绊矣 。故达摩大师得斯真法,始能只履西归,而登正果也 。此篇乃达摩佛祖心印先基,真法在守中一句 。
其用在含其眼光,七句 。若能如法行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极乐世界,可立而登矣 。
揉 法
夫揉之为用、意在磨砺其筋骨也 。磨砺者,即揉之谓也 。其法有三段,每段百日 。
一日揉有节候 。如春月起功,功行之时,恐有春寒,难以裸体,只可解开襟 。次行于二月中旬,取天道渐和,方能现身下功,渐暖乃为通便,任意可行也 。
二曰揉有定式 。
人之一身,右气左血 。凡揉之法,宜从身右推向于左,是取推气入于血分,令其通融;又取胃居于右,揉令胃宽,能多纳气;又取揉者右掌有力,用而不劳 。
三日揉宜轻浅 。凡揉之法,虽曰入功,宜法天义 。天地生物,渐次不骤,气至自生,候至物成 。揉若法之,但取推荡,徐徐来往,勿重勿深,久久自得,是为合式 。设令太重,必伤皮肤,恐生痪虏;深则伤于肌肉筋膜,恐生热肿,不可不慎 。
采精华法
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 。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 。其法秘密,世人莫知 。即有知音,苦无坚志,且无恒心,是为虚负,居诸而成之者少也 。
凡行内炼者,自初功始,至于成功,以至终身,勿论闲忙,勿及外事 。若采咽之功,苟无间断,则仙道不难于成 。其所以采咽者,盖取阴阳精华,益我神智,俾凝滞渐消,清灵自长,万病不生,良有大益 。
其法:日取于朔,谓与月初之交,其气方新,堪取日精 。月取于望,谓金水盈满,其气正旺,堪取月华 。设朔望日遇有阴雨或值不暇,则取初二、初三、十六、十七,犹可凝神补取 。若过此六日,则日咽月亏,虚而不足取也 。朔取日精,宜寅卯时,高处默对,调匀鼻息,细吸光华,合满一口,闭息凝神,细细咽下,以意送之,至于中宫,是为一咽 。
如此七咽,静守片时,然后起行,任从酬应,毫无妨碍 。望取月华,亦准前法,于戌亥时,采吞七咽 。此乃天地自然之利,惟有恒心者,乃能享用之;亦惟有信心者,乃能取用之 。此为法中之一部大功,切勿忽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