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饮食养生小知识( 五 )


8、适当户外运动
阳光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说 , 是很好的纯天然免费“补品” 。从秋季开始就可以多带宝宝在户外进行活动 , 让阳光直接晒晒宝宝的小脑门儿 , 如果天气不是很冷 , 还可以露出宝宝的小胳膊小腿 , 让阳光直接晒到宝宝的皮肤 , 这对于宝宝的骨骼发育和预防佝偻病十分有效 。这样到了冬季 , 宝宝也能逐渐地习惯了 。
9、及时打预防针
秋天要打好预防针 , 以防范冬春季节的传染病 , 如流脑等 。因为疫苗注射后至少也要一个月 , 体内才能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 故秋季不可忘了预防接种 , 漏掉者应及时补上 。
4.秋季人体养生有哪些知识呢?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 , 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 , 气温仍然很高 。加之时有阴雨绵绵 , 湿气较重 , 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 常有“秋老虎”出现 。但中秋后 , 雨水渐少 , 天气干燥 , 昼热夜凉 , 气候寒热多变 , 身体一旦不适 , 便易伤风感冒 , 旧病也易复发 , 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 。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 , 因此 , 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 , 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
起居调养
秋季 , 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 , 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
“秋三月 , 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 。”早卧 , 以顺应阴精的收藏 , 以养“收”气 。早起 , 以顺应阳气的舒长 , 使肺气得以舒展 。有人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过调查研究 , 发现这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 , 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
期 , 而秋季适当早起 , 可减少或缩短小血栓形成的机会 , 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意义 。
秋燥 , 常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 , 皱缩增多 , 口干咽燥 。还可见毛发脱落增多 , 大便亦易干结 。这时应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 要适当多吃水果和补充水分 。秋令气温多变 , 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 , 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因而 , 应多备几件秋装 , 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 , 做到酌情增减 。
饮食摄养
秋属肺金 , 主收 。酸味收敛补肺 , 辛味发散泻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 , 所以 , 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 , 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 。秋燥津液易伤 , 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 。
燥 。秋季饮食除了以酸、润为主之外 , 还须注意的是 , 夏季过后 , 暑气消退 , 人们食欲普遍增加 , 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 , 此时不宜过多进补 , 以免“饮食自信 , 肠胃及伤” 。
精神养生
秋季气候渐转干燥 , 日照减少 , 气温渐降 , 尤其深秋之时 , 草叶枯落 , 花木凋零 , 一些人心中常会因此产生凄凉、垂暮之感 , 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 。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 。这时 , 人们应该保持神志安宁 , 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收敛神气 , 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