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进补( 二 )


伤身可能:
1.大量进补加重脾胃负担 。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 。
2.虚实不分触大忌 。吴女士向来身体虚弱,遵循民间“秋季进补”的说法,想方设法托人从东北带回人参,再炖之以老母鸡,没想到连吃几餐后,虚火大增,不仅鼻子出血,咽喉疼痛,而且多年未见的小疙瘩也一夜之间冒出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
3.无病进补平添病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 。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 。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
4.多多益善必有害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量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
建议:
1.秋凉进补宜先调理脾胃 。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 。否则,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甚至还会引起疾病 。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 。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 。药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且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能 。
2.滋阴润肺为上策 。随着秋季气候一天比一天凉爽,空气也越来越变得干燥,对肺的侵害也一天比一天严重 。中医认为:“秋伤干燥,上逆而咳多为痿厥 。”故仲秋以后进补以滋阴润肺为上 。元代勿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 。”其中“麻”即芝麻,具有滋阴润燥之功,而“润其燥”正是秋天进补之大法 。
3.进补食物细细选 。以下是适合秋季食用的食品,进补者可选择食用: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
莲子: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补品 。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消余暑、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 。故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
黄鳝: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等均可 。
蛇肉:在驰名南国的菜肴中,秋天的肥蛇最受欢迎 。蛇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轻身耐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
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
红枣: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
此外,秋季还适合食用梨、荸荠、海蛰、胡萝卜、荠菜、平菇、海带、番茄、兔肉,进补则适宜食用黄芪、人参、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 。
秋季进补吃什么?
人参、燕窝、莲子、芝麻……面对各种各样的补品,一些消费者感到茫然,秋季进补到底吃啥好?现向普通的进补者推荐以下食品: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功效 。莲子:能祛余暑,滋补强身 。山药:适用范围广,不论男女老幼、体健体弱,都可食用 。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健脾胃、增食欲 。藕:熟藕能健脾开胃,适宜秋天进补 。牛羊肉:秋天食用牛羊肉可温补气血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红枣:红枣能滋阴润燥、益肺补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