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进补( 五 )


藕:性味甘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含维生素C最多 。
菠菜:性味甘凉,能滋阴润燥,养血之血,通利肠胃,可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饮、肠燥便秘、贫血、便血等出血症 。
乌骨鸡:乌骨鸡被视为妇科圣药,用作秋冬之际药膳,很有功效,功能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常用于虚劳、消渴、崩中、带下等症,对于阴虚之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消瘦、咽干颧赤、咳嗽效果更好 。
猪肺:味甘、性微寒,功能补肺,若是肺虚咳嗽,可用猪肺一具,竹刀切片,麻油炒熟,同米煮粥食;或猪肺洗净后,放入杏仁15克,炖熟食之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秋令相应,故猪肺在秋季多食之,“以脏补脏” 。
豆浆:是将大豆浸泡,磨为汁,滤去渣,经煮熟而成 。性味甘平,功能补虚润燥,清肺化痰、通淋 。常用于身体虚弱及产后气血不足 。久病肺虚咳嗽及痰火哮喘以及淋症 。
饴糖:味甘、微温,有补虚、润肺、止咳、缓气止痛的作用 。本品富于营养,它是由糯米、粳米、麦、栗等磨粉,经过蒸煮,加入麦芽经发酵糖化而成的糖类食品,可用于体虚者及小儿、产妇的滋养品;对于肺虚或肺燥痰少、乏力咳嗽亦有疗效;此外,还适用于脾胃阳虚或气虚所致的脘腹疼痛 。
鸭蛋:味甘咸,性凉,功能滋阴、清热,可用于阴虚所致的咳嗽痰少,咽干痛,以及肺胃虚热所致的口渴、痰咳、便干等症 。
蜂蜜: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 。蜂蜜含果糖39%,葡萄糖34%,这两种单糖均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 。对于津液不足诸症,脾胃阴亏或气虚所致的胃脘疼痛等均有一定疗效 。
龟肉:为乌龟的肉,是较好的滋补佳品 。既能滋阴降火,还可补血清热 。常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咳血、便血;对阴血不足所致的筋骨疼痛及酸软无力亦有效 。在使用时要注意不宜与猪肉、苋菜、瓜等同食,可用葱、花椒、酱调味,或用盐调味,亦可用泥封煨熟时食用 。
冬季:
增加御寒食物的摄入,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而且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 。因此,在冬季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防寒能力、维持机体组织功能活动、抗拒外邪、减少疾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认为,在冬季应吃性温热御寒并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
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机体每天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 。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对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注重肥肉的摄入量,在炒菜时多放些烹调油等 。
补充必要的蛋氨酸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 。寒冷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
多吃富含维生素类食物由于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产热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 。如增加摄入维生素A,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 。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