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三 )


由此可稍探讨出发热之证 , 总的还是由脾胃气虚所引起 , 治疗上《内经》曰:‘劳者温之 , 损者益之’ , 又云:‘温能除大热’ , 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 。而《补中益气汤》中用味辛甘性温的药物 , 补益脾胃之气 , 调理脾胃之升降 , 而达到治疗发热的目的 。
补中益气汤所体现的甘温除热之宗义为后世的内伤发热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分析思路 , 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现已推衍出补脾胃清湿热法治疗脾虚湿热证;益中气祛余热治疗脾胃气虚 。余热未清证;健脾清肝法治疗脾虚肝郁之热证等等 , 使发热的病机理论发展更趋完善与实用 。故只要抓住补脾胃益气血 , 调脏腑之本则热象自除 。
现代本方常运用于治疗肌弛缓性疾病 , 如子宫脱垂、胃肝脾肾等内脏下垂 , 还常用于原发性低血压 , 神经衰弱之失眠、健忘 , 鼓膜内陷 , 慢性咽炎等属于中气不足 , 清阳不升的多种疾病 。“甘温除大热”之理论在现代实践的证明下显示了无限的生命力 , 其深入研究与发展必将助益世人 , 对指导临床更有帮助 。
3.补中益气汤是方剂还是成药?
补中益气汤是中医方剂:
补 中 益 气 汤 ▲▲▲
〖方源〗《脾胃论》·卷中“气高而喘 , 身热而烦 , 其脉洪大而头痛 , 或渴不止 , 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
〖组成〗黄芪 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
[18g] 甘草
炙 , 五分 [9g] 白术
三分[9g] 人参 去芦 , 三分
[6g] 当归 酒焙干或晒干 , 二分
[3g] 升麻 柴胡 橘皮 不去白 , 二分或三分
[6g]
〖用法〗上咀 , 都作一服 , 水二盏 , 煎至一盏 , 去滓 , 食远稍热服 。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 , 升柴参草当归身 , 
虚劳内伤功独擅 , 亦治阳虚外感因 。
〖主治〗
1.脾胃气虚证 。饮食减少 , 体倦肢软 , 少气懒言 , 面色白 , 大便稀溏 , 脉大而虚软 。
2.气虚下陷证 。脱肛 , 子宫脱垂 , 久泻 , 久痢 , 崩漏等 , 气短乏力 , 舌淡 , 脉虚者 。
【补中益气汤主治证的病机是】3.气虚发热证 。身热 , 自汗 , 渴喜热饮 , 气短乏力 , 舌淡 , 脉虚大无力 。〔病机分析〕
〖功用〗补中益气 , 升阳举陷 。〔原文:《脾胃论》说:“内伤脾胃 , 乃伤其气;外感风寒 , 乃伤其形 。伤其外为有余 , 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 , 不足者补之 。内伤不足之病 , 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 , 则虚其虚也 。”惟以甘温之剂 , 补其中而升其阳 。〕
君 黄芪 —— 补中益气 , 升阳固表 。
┌ 人参 ┐
│ │
臣 ┤ 炙甘草 ├ 补气健脾 , 与黄芪合用 , 以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 。
│ │
└ 白术 ┘
┌ 当归 —— 养血和营 , 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
佐 ┤
└ 陈皮 —— 理气和胃 , 使诸药补而不滞
佐使 —— 升麻(少量)、柴胡 —— 升阳举陷、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
使 炙甘草 —— 调和诸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