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弹性测定报告单怎么看

1.肝脏弹性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呢?
【肝脏弹性测定报告单怎么看】

肝脏弹性测定报告单怎么看

文章插图
测定值在2.5~7.0 kpa多为正常 , 没有明显肝纤维化 , 7.0~9.5 kpa提示明显肝纤维化 , 9.5~12.5 kpa提示严重肝纤维化 , 12.5 kpa则有肝硬化 。肝脏硬度测定也有一定局限性 , 最近也有数篇报道 , 急性肝炎或急性肝损害可以引起一过性肝脏硬度测定值升高 , 甚至超过12.7 kpa , 好转后恢复正常;有的曾与肝活组织检查进行对比 , 肝纤维化指数在2f以下 , 所以肝硬度测定值升高不等于纤维化[8] , 目前迫切需要制定肝脏硬度测定指南 。

近年来肝脏病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等领域都在不断发展 , 2008年以来 , 各个领域的诊断及治疗研究也在逐步前进 。
一、病毒性肝炎
由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的不断推广 , 其发病率均有下降趋势 。我国卫生部公布的2002年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 , 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已由原来的9.7%降至3.2% 。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 , 防止病情进展 , 显著减少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 。近年 , 亚洲及欧洲陆续发表了对乙型肝炎远期转归的研究结果 , 认为患者血清病毒负荷量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 所以各个地区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指南均进行了相应修订 , 强调病毒负荷量为决定治疗的重要指标 。由于上述远期转归研究均缺少系统动态观察 , 忽视患者进入慢性期或肝硬化后病毒负荷量有下降趋势 , 所以上述指南未能把一些严重病例列入治疗对象 。
在2008年的美国肝病学会年会上 , 我国及韩国 , 欧洲均有学者报道 , 对一些肝功能正常甚至血清hbv dna水平较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 , 发现不少患者有肝硬化或明显肝纤维化 , 肝内有不同程度炎症改变 。最近 , tong等[1]对现有的欧洲、亚太 , 美国肝病学会及独立的肝病小组制订的不同方案进行评价 , 根据研究者严密随访369例hbsag阳性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达84个月的结果 , 认为目前各种指南均把一些预后很差的慢性肝病病例排除在适应证之外 。
以肝癌为例 , 如欧洲肝病学会指南仅包含20%的病例作为治疗对象 , 美国肝病学会和亚太肝病学会指南仅包含47%的病例 , 而美国专家组(usa panel)路线图包含病例略多 , 占60% 。他们在随访中发现 , 出现严重肝病并发症的患者 , 病程中常有血清白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或血清转氨酶升高 , 血清hbv伴有c基因启动子或前c区基因突变者比例较大 , 因此建议在现有指南中加入:如果把hbsag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蛋白低于35 g/l或血小板低于1.3×1011/l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 则89%~100%的非肝癌并发症及96%~100%肝癌并发症患者可以得到治疗 。
而且在随访病程中出现血清白蛋白水平或血小板水平下降常提示有严重并发症的潜在可能性 。最后 , 如果加上将合并有t1762/a1764、a1896基因变异作为治疗指征 , 则100%的肝癌及92%~100%的非肝癌并发症患者事先均可获得抗病毒治疗[1] 。根据目前长期随访观察结果 , 慢性乙型肝炎伴高水平hbv dna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可显著减少肝癌或非肝癌性严重并发症 , 但对不同病毒负荷量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