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字干货好文 ▏不知道这4条准则,别说你懂( 五 )


用户不懂产品、技术、解决方案等,更无法构想出具备革新性的解决方案 。企业则需要前瞻性地发现趋势和洞察(10倍速变化),站在“将来的时间点”上反思“现状”,并借用创新(技术/服务/模式等)给出超越当下的解决方案或为用户创造全新的价值 。
换个角度,「尖叫点」已经不是从需求角度出发,而是从创业者自身的,或者是供应端角度来创造世界 。
比如汽车代替马车,比如苹果手机代替诺基亚,比如共享单车,比如今日头条的信息推荐,比如马斯克的火星飞船 。
在「尖叫点」实践上,我们品一下欧美DTC品牌商业天才们的创新逻辑:他们的开始,往往不再是一个产品一个痛点,而是洞见到一个可能的新需求,或是意识自己能够创造一种新价值 。

  • Peloton——创始人John Foley,“我要创造一个在线数字化的健身体验,融合硬件和软件,用户可以在家消费健身的“内容”,让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体验到健身的快乐” 。
  • innocent——三位创始人“做纯天然新鲜水果、不添加防腐剂的果昔,将10%的利润捐献给慈善组织,我们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健康 。”
  • Allbirds——创始人Tim Brown,“我们打造一个极尽生态环保之可能的品牌,设计和售卖“世界上最舒服的鞋” 。”
  • Seed Beauty——创始人Laura认为,“我们不预测彩妆趋势,而是创造它!” 。
更简单地说,「痛点」就是解决用户的问题;「痒点」是满足用户心中的欲望;「尖叫点」则是超越用户的期望 。
将「痛点,痒点和尖叫点」层级化,就形成了用户需求的金字塔,而不断探索、创造、引导、引领、赋能用户需求金字塔的行动,品牌猿将其称之为「专注用户进步」 。
「专注用户进步」的本质是一场「无限游戏」 。
国家亦是如此:温饱-小康-美好-创新!
2. 从「用户进步」的角度,我们不难得出三条产品的基础认知第一,失败的产品都是从“我想做一个产品”开始,成功的产品大部分是从“我打算为谁解决什么问题或创造什么价值开始的”;失败的品牌大多专注于“我如何战胜竞争对手”,成功的品牌都是“我如何为用户持续创造新的价值” 。
这就是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所说“我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你也可以从诺基亚的败亡和苹果的发展轨迹参悟到这个道理 。
第二,产品“极致”和“好”的标准已经发生变化 。
不管你是否承认,产品已经发生了变化 。
因为这种改变,「物 」的数字化,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解决问题工具,盈利工具,而是数字化生活工具,品牌也不再是信用背书,心智定位,而是一种新的数字化生活方式 。
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好坏的标准不再是产品自身,而是,让数字化的「物 」在生活中得以运用,以此赋能和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不止是销售美好“事物”:咖啡、文创、文旅、IP、严选等;而是让美好的“ 事物”在生活中得以使用 。
第三,“极致”和“好”没有止境,迭代和创新需要持续发生 。
如此三个认知,才可能抓住了用户进步的核心所在 。
四、用户思维4——超级会员、朋友、伙伴、家人,而不再是粉丝粉丝是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我们却已经从移动互联时代走入数字智能时代,从实物为中心走到了用户为中心的时代,从传统零售走向连通线上线下创造的新体验和新场景新零售时,用户成为数字品牌最重要的资产和变现的基础,粉丝还能是粉丝吗?
当大数据成为生产力,会员体系作为用户关系的基础设施,成为一个不断提高效率的新信用体系时,关系越深,交易效率越高,并且递进整体实现自循环时,这样一个全新的闭环生态中的人,他们还能被称为粉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