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4大底层能力之二:如何找到运营的节奏感?( 四 )


。如果这个时候上来就考虑从用户运营、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几个常规思路去做运营落地,必然会涉及到精力和时间的问题,工作不聚焦就会导致整体推进思路和节奏混乱 。
基于版块的发展阶段,最终是以核心用户社群运营为切入点,招募筛选40多名最核心的大学生用户先运营起来 。粘性起来后来紧接着设置了类似社团组织的部门结构,每个小组承担不同职能,后来这部分核心群体成为社区“大学生了没?”版块的内容生产、活动策划、更大规模社群运营的主力,几乎成为运营的编外人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该版块的发帖量从倒数版块跃居前三版块,而且同样的玩法在“古风阁”版块复制,从0到1,2个月时间跃居社区第二大版块 。
5)确保每个阶段的运营动作具有连续性,每个阶段的手段和计划都是基于更长一个周期的目标和规划下的落地推进 。
这个主要涉及到年度、季度、月度和周度的规划和安排问题,主要的思考思路如下:

  • 年度的目标及关键策略;
  • 基于年度策略和方向下,每个季度需要达成的目标及阶段性成果;
  • 基于季度规划下,月度的具体推进;
  • 基于月度重点事项下的周度业务推进 。
【运营4大底层能力之二:如何找到运营的节奏感?】在此思路下年度规划、季度规划、月度计划和周度规划都是一脉相承的,对应的总结复盘也都是基于阶段规划来进行分析总结,那么我们周报的内容结构和思路也就会相对比较清晰,不再是具体琐事的堆砌,而是基于对上一层时间区间下的具体事项的落地推进结果和阶段性里程碑 。
四、总结运营要确保节奏感,需要对业务全局、所负责业务模块或者某场活动整体进行思考、规划再到具体落地,我们做的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运营事项 。需要有意识地关注几个关键点:系统规划、过程指标、业务流程、找到运营中的确定性事项、找到杠杆点或切入点(聚焦、抓重点)、考虑投入产出比、确保规划的连续性 。
节奏感有一个最大的障碍是在需求淡季和低谷期,如果无法做出精准判断,一旦目标设定未考虑节点因素,就会面临比较大的指标压力 。
当处于这个节点时,我们很难逆势而动,这个时候的手段、资源投入的性价会比较低,我们就得阶段性考虑做一些长期的规划,为下一个需求节点蓄力,对应的在这个阶段的目标设定也要适当的做一些调整 。
而这个时候也最容易面临领导层面的压力,这就涉及到向上管理了,领导一般只看结果,一旦目标确定,不管你啥节点 。
所以,在阶段目标设定的时候也要做好向上的目标预期管理,在具体的业务推进中,既要有当下的里程碑结果,也要有下一阶段的预期,总之核心点就是让领导安心,放心,并能理解在更长周期上你有策略性地在推进整体指标的落地 。
#专栏作家#超哥Jason,微信公众号:超运营思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后续持续从运营思维、认知、分析、学习、实践、总结、成长7个方面进行分享输出!大厂某教育产品线业务负责人 。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