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孤独症儿童的互动沟通能力( 二 )


(6)把互动信息和具体的参照物相配合 。
4、按需采用AAC沟通支持系统
我们在和孤独症儿童之间进行沟通时 , 要运用和儿童一致的语言系统 。 如果儿童是用手势沟通的 , 那么我们就要把非言语的手势线索作为互动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 如果儿童能够说话 , 那么成人就必须用多种非言语线索来配合言语使用 , 以增进理解 。 如果儿童使用的是手语 , 那么成人就要采用综合沟通法(手势加口头语言) 。 如果儿童用沟通板或者其他辅助沟通设备 , 我们就要随时给他们示范这些沟通系统的使用方式 。
5、采用更明确的非言语沟通线索
成人在和孤独症儿童的互动过程中 , 应该让各种细微的交谈元素更加明确 。 交谈过程中的非言语元素包括语调、面部表情、手势、情绪和节奏 。 把这些非言语元素加以凸显 , 可以使言语信息更加明确 , 有助于儿童领会语言含义 。 这种互动过程的特点可以用“慢镜头录像”来形容 。 有些孤独症儿童更容易对成人戏剧性的表达做出回应 , 对夸张的社交动态更容易理解 。 有的儿童更容易对语调缓慢的、平静的、并且说话方式高度可预测的互动对象做出反应 。 不论哪种情况 , 互动信息的清晰度和节奏是辅助理解的关键要素 。 总的来说 , 用慢镜头录像式地表达互动信息 , 包括以下做法:
(1)放缓节奏 。
(2)带有旋律感的语调 。
(3)戏剧性的脸部表情 。
(4)夸张的手势 。
(5)生动活泼 。
(6)配合音效 。
(7)在时间和空间上设置非言语线索 。
(8)运用停顿 。
6、给儿童充足的时间做出回应
孤独症儿童通常在对场景信息、社会交往线索、言语和非言语互动信息背后的潜在意义进行整合处理方面存在着困难 。 沟通同伴在发出沟通信息之后 , 要采用适当的停顿 , 来帮助孤独症儿童区领会信息的含义 。 在对话过程中做出静默的停顿 , 也是儿童发起沟通的一个机会 。 另外 , 一个沟通信息的多次重复 , 特别是采用同义反复的方式 , 对孤独症儿童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并难以接受 。
7、采用韵律化的语言
对很多孤独症儿童来说 , 在对话中采取韵律化的语言 , 并适当加以重复 , 能够帮助他们参与到社会互动中来 。 韵律化的语言包括数数、背诵和音乐 , 可以按如下方式来运用使儿童平静 , 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比如 , 在儿童感到焦虑的时候 , 唱一首熟悉的歌曲或者重复熟悉的话语) 。
(1)标记儿童不喜欢的活动时间长度(比如 , 在儿童刷牙的时候 , 唱一首字母歌) 。
(2)标记儿童活动转换的时间(比如 , 用数到10的方式来度量儿童换衣服的时间) 。
(3)和简单的社交游戏相结合(比如 , 在挠痒痒的时候) 。
(4)作为传统社交游戏的一部分(比如 , 在小宝宝儿歌游戏中) 。
(5)增加儿童对游戏的参与程度(比如 , 唱“我们就是这样搭积木的”) 。
(6)和任何包含重复步骤的游戏相结合(比如 , 在捉迷藏的时候 , 用“____在那里?____在哪里?我在这里!”这样的歌来配合) 。
8、充当“译员”辅助儿童进行同伴互动
研究表明 , 孤独症儿童和同龄伙伴进行的社交一沟通互动 , 在频率和复杂性方面都明显低于和成人之间的社会交往 。 孤独症儿童较少主动发起互动 , 而且互动方式也更容易刻板 。 在非结构化的自然场景下 , 同伴互动和自发性的沟通行为就明显减少 。 研究表明 , 成人互动的可预测性能够提高孤独症儿童沟通的有效性 , 而同龄伙伴一般不太能够去适应孤独症儿童的沟通方式 。 所以 , 针对提升同龄伙伴关系的干预方式 , 就包含同伴调解过程(即对同伴加以适当培训)和示范过程(即对孤独症儿童做一些提示性的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