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生长激素的中国式生长:10年翻10倍的神话是如何炼成的?( 三 )


“获客-门诊-处方-供药-管理”,这样,中国的生长激素厂家不仅打通了用药渠道,而且找到了一条可复制极强,不需依赖公立医院体系,就将高价处方药卖给矮小症人群的通天之路,且这条路径的复制起点依然是具有“处方权”的门诊 。
依托这条路径,在各类处方药中,生长激素几乎是最早摆脱了对公立医院依赖的品种 。今年5月的投资者会议上,长春高新表示,目前公司生长激素大概30%以下在公立医院销售,70%以上在其他合作医疗机构销售,且“未来公立医院外的销售比例,还会进一步提升” 。
但如同基因泰克激进的销售策略的重演一般,这段野蛮的渠道扩张期也为中国的生长激素打上了“滥用”的印记 。
2014年5月12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退休儿科专家叶义言公开揭露,一些生长激素企业的医药代表利用“终生提成”诱导儿科医生“多开生长激素”,两天后,长春高新因此停牌 。
这场风波后,“合规”成了生长激素推广的紧箍咒,野蛮渠道的历史虽然结束了,但在如今医药推广越来越学术化、回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大背景下,这条“获客-门诊-处方-供药-管理”路径以及“院内首诊+院外买药”的模式通过“合规”改造后,依然具有十足的竞争力 。
且由于医药环境的变化,“院内首诊+院外买药”模式的生长激素厂家反而机缘巧合地具备了医保免疫属性,2014年之后,生长激素龙头企业的投资评级无一例外地,为“推荐”“买入”“维持” 。

矮小症|生长激素的中国式生长:10年翻10倍的神话是如何炼成的?
文章图片
爆发:严肃疾病的消费化
搭建好了渠道,也做了医生教育,剩下需要做的,就是让“患者”遇上他的医生 。对于那些严肃疾病,企业空间有限,而对于矮小症这种统计疾病,以及对于生长激素这种具有消费潜质的药物,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大 。
严格的医学定义上,需要人群中身高顺位前3%才属于矮小症,然而,从需求端,追求理想身高并不局限于疾病,中国家长并不会满足于自己的孩子不在“3%”的区间内 。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蒋竞雄曾经提及的一组数据是,有近75%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身高是:男孩175厘米,女孩165厘米,而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 中国18岁~44岁人群中,真实的中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女性为158厘米 。
怎么才能打开这个口子,让更多有增高需求的家长主动涌进来,为医生找到更多上门“客户”?
即便与标准的消费医疗领域——医美赛道相比,生长激素企业的获客方法同样堪称教科书级别,它利用“家长包围医院”的打法将“无人用药”的窘境逆转型成了“一药难求”的狂潮 。
堪称奠基的工作是不计成本的“病源教育” 。
2013年,金赛药业就邀请千名专家和媒体到全国180座城市进行宣教,“形成了传播儿童生长发育知识,普及科学长高观念的强烈社会舆论氛围”,那之后的每年,金赛都会支持相关活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其母公司“东北药茅”长春高新每年34%-38%的销售费用占比,作为一个单一品种药物,这个销售占比可以说很高,素有销售不惜成本名声的“药茅”恒瑞在2019年的销售费用占比也只有36.61% 。
更宏观的层面上,生长激素企业难以企及的成功之处在于推动了国家战略的形成,今年9月国家卫健委儿童生长发育专项能力提升项目正式启动 。
2020年11月,金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去700万身高在人群前3%的儿童(矮小症患者),我国尚有3900万身高偏离儿童,这些孩子“需要科学的身高管理,也就是教他们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干预身高,这需要大量的科普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