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2500+:抖音的明星进化论

对于所有内容平台来说,明星总让人又爱又恨 。
爱,首先是因为明星自带流量,是平台社区完成冷启动的好帮手,例如曾被业界认为“入局较晚前景不明朗”的一直播,就是在微博明星流量的加持下快速起势 。其次是因为明星可以产出热点话题,为平台社区带来活跃内容,例如现阶段微博已是明星通用的宣传窗口,与明星相关的大小事件只要登上热搜都会成为被全网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 。
恨,则是因为想要独家签约明星必须付出高价,例如为签约头部明星主播,斗鱼虎牙曾一度砸钱挖人,主播身价被抬升至千万级别 。另外,当明星抢占了太多注意力后就极容易造就“流量黑洞”,让平台内容板结 。曾在红利期后发展停滞的微博就是一典型案例,如不是启动垂直化策略“二次崛起”,微博恐难以复苏 。
而对于明星来说,在渠道分散的大背景下,选对主阵地平台也不容易 。平台不仅要满足明星利用其影响力加持自身热度的需求,同时也要方便明星与粉丝群体沟通,以及以多种方式提升其自身商业价值 。
明星和平台,这是一个各取所需的组合 。
明星在抖音:从“被邀请”到“追流行”
明星与平台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
在既无内容也无流量的冷启动期,平台首要目标是快速拉动第一批用户,获得启动流量 。特别是有社区属性的内容平台,拉动的第一批用户不仅要有帮助平台提升知名度的个人影响力,同时还要有产出热门话题和优质内容的能力 。
因此,拉动名人明星和各领域KOL入驻,利用其产生的传播效应就成为了最常见的冷启动方式之一 。例如曾经微博在冷启动时就是花了半年时间,对明星名人进行了垄断性的快速规模化覆盖 。
抖音亦是如此 。
2017年3月,相声演员岳云鹏在微博先后发布了两条抖音创作者@岳云云模仿自己的短视频内容,抖音也因此进入了大众视线 。紧接着抖音开始从明星和综艺两个方向吸引流量,一方面是邀请鹿晗、李易峰、周笔畅、杨迪、钟丽缇等明星直接入驻,另一方面则是植入《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国民级卫视综艺以及爆红网综《中国有嘻哈》 。
由此来看,明星入驻抖音的1.0时代是在平台运营强干预下形成,此时明星的数量和咖位是关键,平台的目标核心就是依靠顶流偶像、有广泛知名度的明星和综艺带来粉丝群体与关注度,同时也为平台建立品牌调性 。
但只是让数量庞大、自带流量的明星入驻是完全不够的 。发展第二阶段,考验的是平台能否“接住”这些注意力,提升信息流通效率,让平台成为明星与粉丝之间的桥梁,成为明星光环的放大器 。
2018年,抖音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其日活在年中时已超1.5亿,月活也超过了3亿 。此时明星入驻抖音也进入了2.0时代,更多顶流偶像和在社交媒体活跃度较高的明星开始入驻平台,并广泛带动其粉丝群进入 。
例如在2018年年初,抖音曾策划过一次“我在抖音,不服来抖”的明星入驻事件,当时吴亦凡入驻仅5小时就吸引了超78万粉丝 。比吴亦凡更早入驻的迪丽热巴,注册账号4天就有了超570万粉丝,同时还有因综艺大热的明星杨洋、陈赫、Angelababy以及演员周冬雨、关晓彤等明星也都纷纷入驻 。
在其他社交媒体上“谨言慎行”的明星们,开始在短视频平台找到新玩法 。他们不仅将抖音作为宣传个人和作品的“橱窗”,同时也和众多普通用户一样分享日常、参与活动、追赶着由各领域KOL们创作的流行内容 。
平台内部的爆款内容由网红创作,明星和普通用户一同模仿,这一点其实也明显体现出了抖音与以往社交媒体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