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变长,B站、趣头条变短( 二 )


在二季度财报会议之中,效率提升仍然是内容核心:
在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领域投入更多资金,主要是技术、算法和内容几方面;
追求平台整体的健康发展,以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
今年8月,趣头条升级组织架构 。
一是将增长和商业化团队合并,建立广告及增长中台,进一步提高广告变现能力,降低获客成本;
二是将趣头条App与短视频、小视频合并成为短内容BU,聚焦短内容突破;
三是加大布局创新业务,创新BU改组为创新中心,负责新方向探索 。改组后前台将由短内容、米读、游戏三个BU和一个创新中心组成,中台将由广告及增长、技术、算法、数据四个部分组成,后台结构不变 。
从谭思亮的内部信中可以看出,这与快手K3战役后的组织架构调整有着类似诉求:
严控“佛系“心态滋长,保持创业状态,让全员都能聆听前线“炮声“;
企业增长及变现部门结合更加紧密,提升决策和执行效率;
聚焦资源,快速补齐业务短板 。
过去互联网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往往围绕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清理派系斗争等方面展开,近两年的调整则更加侧重于增效降本的团队变阵,比如以字节、快手、趣头条为代表起的“技术+算法+内容”驱动型组织变革 。
内容调整
2016年,趣头条凭借“金币补贴+社交裂变”的模式快速攫取了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彼时下沉市场刚刚迎来新一波装机潮 。
但眼下流量红利见顶,宏观经济环境下行,巨头抢食下沉市场,趣头条早期的商业模式开始承压 。撒币补贴缺乏壁垒,一旦对手加大补贴力度,用户很容易被“洗“走 。
突破口仍然是内容 。只有用户愿意因内容而来,因内容而留,才可能真正降低金币和获客成本,优化财务指标 。
在趣头条公布的架构调整中,特别提到要All in短内容突破 。
当下几乎所有流量平台都面临着短、中、长内容的配重问题 。抖音、快手变长,B站变短,趣头条也在不断补足短内容的短板 。
然而,短、中、长内容的内容生产机制、用户消费机制是截然不同的 。
1、典型的短内容包括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短文字 。
这类内容的消费门槛低,用户在观看、阅读这类内容时,心理负担小,哪怕是点进了无价值、无意义的内容,阅读沉没成本也较低 。
“kill time”、“just for fun”是这类内容的核心消费诉求 。好的短内容需要在几分钟内迅速释放爽点,抓住用户 。同时,短内容更强调平台与用户的互动,基于算法机器学习,不断给用户推荐类似内容 。
2、典型的中长内容包括微信公众号深度文章,B站上5-20分钟的视频内容 。
【抖音、快手变长,B站、趣头条变短】这类内容多由成熟团队生产 。用户消费这类内容时主要考虑机构或团队影响力和内容本身的价值 。平台与用户的互动性较短内容稍弱,对于内容爽点节奏把控力要求较短内容稍低 。
3、典型的长内容则是包括小说、电影、书籍等内容 。
爱奇艺的影视剧,阅文、米读上的网文都可视为长内容 。生产群体以网文作者、导演、作家、专家为主,用户阅读沉没成本较高 。
平台与用户的互动性最弱,很少有人在短时间内不断消费新的长内容 。内容爽点节奏把控上,网文产品可以长至章节,影视剧则可以集为单位 。
短内容对于内容及平台技术都有着较高要求,但确是当前抢占用户时间的利器 。QM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短视频在线时长同比增长80%,时长份额接近20%,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行业 。事实上,无论微信还是B站都在加大短内容的投入比重 。